注册 登录
东湖社区 返回首页

老糊涂仙的个人空间 https://bbs.cnhubei.com/?8881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技艺独特的沔阳三棒鼓

热度 8已有 4607 次阅读2011-1-29 10:22

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近日,我的好友在我博客中插放了一曲沔阳三棒鼓,使湮没了多年的民间艺术再现在我的眼前,也让我看到了昔日的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的凄凉情景,“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儿咚咚,锣儿哐哐,含着眼泪去卖唱,好不叫人痛断肠。”这一沙哑而悲愁的音符,又怎不令人肝肠寸断,伤感万分呢?

     可以想象,历史上的沔阳,天门一带的地势是何等的低洼,水灾是何等的频繁,百姓们的生活又是何等的贫穷。据[沔阳州志---地埋]记载;天沔一带因“土瘠民穷”,“十年九水水”被称为“泽国”。自乾隆三十年间到同治九年的一百零四年间,天沔共发生水灾五十四次,水势横溢数百里,人畜淹死无数,老弱转移,十室九空。因此,穷苦的人们只好身背三棒鼓,或夫妻,或兄妹,或父女,流落他乡,穿林过市,沿门乞讨唱花鼓。由此可见,特殊的环境创造了三棒鼓艺术。
     沔阳三棒鼓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称三仗鼓,以杂耍三根特制的鼓棒击鼓伴唱而得名。宋元时,城市中的娱乐场所叫“瓦舍''或叫“瓦肆”。“瓦者野合易散也”,瓦舍内设有表演杂剧和曲艺的勾栏[即戏棚],后逐步走向农村。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载;吴下向来有妇人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尚见之。明代后流入湖北。又据[沔阳实录]中载;氏[陈友谅之妻]女形美而善歌舞,脚常曲行,口吐依呀----氏善刀法,三刀齐发,来回如飞------谅[陈友谅]编歌子队,演唱军兵间''。清代末叶三棒鼓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更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击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

     沔阳 三棒鼓
是一种技艺性的歌舞,曲艺的一种,其表演方式是;腰系鼓,颈挂锣,用两端嵌有铜钱的三根木棒,轮流抛于空中,双手一边丢棒,接棒,一面击鼓,一面敲锣,同时应节而歌,这是单人的玩法;二人表演时,更为精彩,一人丢棒接棒,击鼓歌唱,一人敲锣,并为丢棒者伴唱,棍棒时儿在空中划出三条晃晃的曲线,时儿变换成一个个多彩的花环,稳稳地接住,抛起,再接住,再抛起-----那种精美的表演,真让人看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三棒鼓的鼓面直径七寸五分、高四寸。三根鼓棒,每根长七寸,凿三个不同侧面的小方孔于棒上,嵌入铜眼钱。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铜钱。三棒鼓丢打起来,眼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丢打三棒鼓的技艺约二、三十种,如“金线吊葫芦”、“姑娘纺棉纱”、“白蛇吐飞箭”、“麻雀钻竹林”、“乌龙搅水”、“跛簸箕”、“砍四门”、“单跨花”、“双跨花”、“单背花”、“双背花”、“织布”、“绞花”等。沔阳三棒鼓词有十多种唱法,多为天沔小曲,江汉民歌,其唱词通俗简练,词句简短,每段押韵。鼓词格式为''五五七五'',通称''''五七韵'',也称''纯七韵'',它的内容常因对象不同而不同,因人而异,即兴变换,但不论如何变换,都少不了奉承,吉祥,恭喜之类的内容,最终达到给钱给物的目的。
  沔阳三棒鼓曲目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传统的多是反映旧社会人民的悲惨生活,如
《逃水荒》、《宣统皇帝坐金銮》、《开门曲》、《十恨》等。也有以描叙古人和四时景色为题材的曲目,如《十绣》、《唱八景》等。还有一部分曲目是采自民间的民歌小调,如《月望郎》、《孟姜女》《叹五更》等。现代的都是歌颂人们新生活,新风貌,如《我们湖乡新事多》、《敲锣打鼓上北京》等。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回复 相心尔 2011-1-29 12:03
糊涂仙真是个戏曲谜啊?你的这些戏曲大部分我都没有欣赏过。能在这里看看也挺悦目的。
回复 楚风仙韵 2011-1-29 20:54
沔阳的老遗产要保护啊
回复 涂鸦童子 2011-5-1 20:05
哎,以前俺还会唱的,现在都忘光了。
回复 老糊涂仙 2011-5-1 20:23
相心尔: 糊涂仙真是个戏曲谜啊?你的这些戏曲大部分我都没有欣赏过。能在这里看看也挺悦目的。
哈哈,老仙还能唱几句
回复 老糊涂仙 2011-5-1 20:24
涂鸦童子: 哎,以前俺还会唱的,现在都忘光了。
很想听
回复 老糊涂仙 2011-5-1 20:26
楚风仙韵: 沔阳的老遗产要保护啊
保护有理
回复 竹溪颜家海 2011-10-5 18:21
祝好友重阳节快乐!
回复 老糊涂仙 2011-10-5 18:24
竹溪颜家海: 祝好友重阳节快乐!
问好!
回复 lulinhaohan 2011-12-30 20:12
三棒鼓,渔鼓筒子,都是过去逃荒要饭的道具......小时候听奶奶说,听到三棒鼓渔鼓筒子声,拣家里有的赶紧给一点吃的别人。
回复 刘义 2015-1-18 16:39
我是天门人,以前的热闹总是令人难以忘怀。
回复 老糊涂仙 2015-1-18 17:13
问好!
.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