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沔阳(今仙桃市)是花鼓戏的发源地,因此名老艺人盛多,他们才华横溢,演技精湛,不仅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与崇拜,而且享誉汉江两岸和荆楚大地。
花鼓戏艺人的艺名又是怎样来的呢?这与他们所饰角色,演技能力,演艺生活有关,也有按艺人辈分排列的。下面介绍几位..
谢春诚(1889一1966),艺名“赛湖北”,沔阳西流河人,旦角,擅演《观画》、《吊孝》、《教子》、《坐楼》、《劝姑》等戏。他表演细腻,唱腔园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民国6年(1917年),花鼓戏首次登上汉口共升和平楼演出,轰动江城,谢春诚在演出期间,受到武汉观众的高度赞誉,并有不少票友和粉丝(当时叫“捧场客”),被取名为“赛湖北”。
吴鹤显(1914一1972).艺名“盖三县”,沔阳汉江人,旦角,他表演神态栩栩如生,有一定的艺术造诣,《游春》、《教子》等戏,是他的代表剧。1941年,他在应城演出时被抓,后押解应城、汉川、沔阳.人们以此和以他的艺术在天门、潜江、沔阳三县闻名而取名为“盖三县”.。
民国8年,出现了第一代女演员,段风佴、李再安、黄金秀、她们冲破世俗偏见,以女性的细腻感情,丰富了旦角的唱腔和表演艺术。段风佴表演艺术精湛,被观众誉为“真凤凰”。相继冠名的艺人还有,杜金庭(活喜头)、刘义保(翠金花)、赵德新(赛云霞)、萧作君(活观音)、程兰亭(一朵云)、陈尧山(金疙蚤)、张守山(活商林)、胡顺兴(胡蝴蝶)、刘伏香(大搭毛)、陈辛苟(戏夫子)等。
总之.演员们艺名的背后.都有那么一段小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