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近期,湖北省最大的新闻要数汉宜高速的通车。前天晚上,我从武昌坐z23到深圳,车身已经改成“宜昌东—深圳”,可能正在我穿越南岭的时候汉宜高铁正在通车。。。
宜昌、江汉平原、甚至恩施地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很可能包括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热闹非凡:兴奋的,争吵的,不满的声音传遍整个东湖。宜昌人除了高兴就是兴奋,荆州人既兴奋又不满(兴奋的是终于结束了无客运铁路的历史、不满的是停站车次和始发站问题),天门和仙桃也在打口水战。。。
记得前不久有个黄石网友说汉宜通车后也会对黄石地区有所带动 ,一些江汉平原的兄弟马上讥讽道:汉宜铁路和黄石有关系吗?他们或者太兴奋或者吵得太激动了,咱暂且不理会,可咱们得认真思考:汉宜通车,真的跟黄石地区无关吗?答案是否定的,先用实现说下话:7月1日零时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图实施后,黄石和阳新两个火车站新增20客运停站点。
对整个湖北来说,东西走向的沪蓉、沪渝以及连接京九和京广的武昌到九江的线路(京广麻城那条跟黄石关系不大,暂不说)远比南北走向的京广、京九以及焦柳线重要得多。原因很简单,湖北省的地图东西宽,南北窄,从河南信阳穿过湖北到湖南岳阳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如果从阳新或者黄梅穿过湖北到达恩施利川哪得多长时间啊?而且可悲的是之前这样走向的铁路很少,直到沪渝的通车,现在沪蓉的重要部分汉宜通了,将会比也沪渝更加方便。这相当于把湖北的动脉打通了,对湖北的整个发展是很显著的,特别是黄石地区的列车走向基本都是东西走向,这样能把黄石带到更远的地方。所有汉宜不仅是江汉平原的汉宜,更是整个湖北的汉宜。
从整个战略角度来看,湖北在实施“三个三分之一”战略,宜昌和襄阳的做大是必然的,可是作为整个“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黄石并非无所作为:1、黄石本身就地窄人稀,没必要和宜襄PKGDP;2、黄石经济处于转型期,被追赶一下很正常,但等到转变成功,将大有作为。别笑我还提城市圈,对有些人来说,它已经死了,可是黄石和武汉的零距离是必然的,是不需要城市圈来定义。黄石、鄂州和黄州到光谷,到阳逻才多远?黄石和武汉中间的卫星城将会崛起。好像有些离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