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将至,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不仅能缓解夏季困乏烦躁、压抑懒散的情绪,锻炼效果往往也事半功倍。不过专家也提醒,盛夏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也不宜过大,有“度”才能健康。 运动项目 游泳最适宜 “夏季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不仅能保持运动的持续性效果,避免体能和技能的衰退,还能有效提高人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促进食欲,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刘文刚说,由于夏季气温很高,稍稍运动便挥汗如雨,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 在刘文刚看来,夏天最适宜的运动是游泳,不仅经济实惠,而且老少皆宜,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达到消暑的目的。再加上游泳多在户外,新鲜空气和阳光中紫外线,不仅可以防病,而且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和磷的代谢,能增强骨骼。除了游泳,刘文刚建议,青少年还可适当进行一些球类运动或自行车运动。中老年人则应选择一些运动强度较低的操类运动或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运动时间 早晚进行,每次半小时 “夏季锻炼,时间安排在早上6时左右比较合适,晚上7、8点以后也是不错的选择,运动时间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以游泳为例,每次游10分钟至半小时,每周两到三次即可,尽量不要超过一小时。”刘文刚指出,相比北方,广州人的睡觉时间比较晚,因此即便是将运动时间安排在晚上9点之后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在临睡前预留至少半小时时间进行运动后的放松,否则会影响睡眠。如果要从减肥的角度来考虑,傍晚运动是最佳选择,因为人体脂肪大多是在夜间形成的,傍晚运动可有效消耗掉体内的“剩余物资”,控制体重。 运动强度 基础心率上浮20%-30%为宜 刘文刚说,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夏天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之后的大汗淋漓,不但伤阴,也伤阳气。不少人剧烈运动后,喜欢叹空调和喝冷饮,一热一冷,使得外泄内侵,邪气停留在体内,寒湿关节痛。从西医来讲,由于夏天人的关节比较松弛,太剧烈的运动,容易造成韧带拉伤,运动时出汗太多,会造成身体电解质紊乱。 什么样的运动强度才算比较合适呢?刘文刚指出,青少年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当的运动,不必过多为强度所限,但中老年人一定要严格控制运动强度,以基础心率上浮20%到30%最为适宜,比如说原来的基础心率为70,运动时到90-100即可,过于激烈的运动会伤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