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楚风仙韵

沔阳三蒸新解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8

主题

335

帖子

39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99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11-10 15: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倾国倾城 于 2011-11-10 15:00 编辑

仙桃真是气愤,沔阳三蒸居然等别个抢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11-9 10: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蒸”最早指的就是蒸鱼、蒸肉、蒸蔬菜。有人说“沔阳三蒸”是粉蒸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子,有人说“沔阳三蒸”是蒸青鱼、蒸猪肉、蒸蔬菜,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有失偏颇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沔阳三蒸”是指素蒸、荤蒸、荤素混蒸三大类。

  至于说到蒸法,所谓的“三”,就成了概数了,粉蒸、汤蒸、清蒸、炮蒸、扣蒸、酿蒸、包蒸、封蒸、花蒸,蒸的技法就不下九、十种。
        说到“沔阳三蒸”的炊器,就要从甑(zèng)的历史和演变开始,关于甑,首先我们要知道它是一种很古老的炊具,陶制品,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食物可放在鬲上蒸。

  《说文》里说:甑,甗也。《方言》里说: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孟子·滕文公上》载:许子以釜甄爨,以铁耕乎? 《后汉书·孟敏传》言:荷甑堕地,不顾而去。陆游《杂题六首》中就有“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的诗句。由此可见,最早的甑是陶制的,而且甑是“沔阳三蒸”的首选炊器,记得在老家我们也直呼甑为甑,另外也有叫蒸笼的。不可忽视的是,以沔阳土著能直呼甑字,足见沔阳文化的源远流长。

  是不是所有的甑都是陶制的呢,肯定不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甑由最初的陶制逐步发展为木制、竹制、铁制几种制材的炊器,但其功用却从头到尾只有一个——蒸。也就是说,现下,很少有用陶甑蒸菜食了,木制、竹制、铁制的甑都还在继续使用。

  甑是不与灶火直接接触的,它必须放在铁锅上,铁锅里必须盛上水,水被烧沸后,其蒸汽通过甑底部透蒸汽的小孔,通过一层层的鬲向上渗透,菜食经过一段时间就被蒸熟。我估计在没有铁器的年代,甑的下面一定是陶制的类如锅的器物,后来有了铜、铁,就以铜铁为锅。而锅的大小,则视甑的大小,甑的大小,则视筵席的规模之大小。在我的印象中,就见过能供百十号人吃一餐的大甑。

  灶的种类就更多了,较早的掘土为灶,后来的垒石为灶,砌砖为灶,围泥为灶,这些灶时下都叫土灶,也叫柴火灶。
江汉明珠仙桃——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中国黄鳝之都
世界无纺布之都
亚洲体操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花鼓戏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皮影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3-3-17 1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吃{: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5

主题

704

帖子

97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71
QQ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3-3-29 13: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定要拿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