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中士
 
- 积分
- 352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
湖北日报讯 在湖北,房县、襄阳、远安、罗田等地都有酿造黄酒的传统,但长期以来,房县人自酿自饮,黄酒包装简陋,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近几年,“康师傅”控股股东与一些武汉企业将目光聚焦房县,部分黄酒品牌重组复出,房县正在打造年产量10万吨50亿元黄酒产业。
房县黄酒并未将核心市场放在鄂西北,而是舍近求远,拓展长三角与国际市场。但业内人士认为,原产地公共品牌的缺失让“神农皇”、“庐陵王”、“太子贡”等单一黄酒品牌影响力不够,市场拓展缓慢。
高成长消费升级 引发黄酒投资机遇
三大古酒中,唯有黄酒是中国古代特有,距今已有5000至7000年历史。近年来,国内黄酒的产销地集中在浙江、江苏、福建等六省一市。其中,以江、浙、沪三地尤为突出,因此,黄酒被划分为苏派、越派和海派黄酒。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沈振昌分析,未来10年,中国将迎来黄酒的第二次巅峰时刻。近年来,传统黄酒市场呈现购销两旺的趋势,从原来的概念市场转变成现实的高成长、高盈利市场,同时黄酒定位低度高营养保健酒,符合消费升级趋势,这给投资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2010年,黄酒制造行业销售收入达80亿元,市场容量达到700亿。
2010年8月,房县太子贡黄酒生态园动工。据悉,生态园核心是黄酒博物馆,由武汉立天世纪企业控股,设计产量3000吨。
2010年初,房县兴祥黄酒有限公司试生产。今年初,公司获得黄酒出口资质。
兴祥黄酒公司由全兴工业(中国)有限公司、广州秉信纸业有限公司(均为康师傅控股股东的全资子公司)和武汉能祥投资公司等股东共同出资,年产量3万吨。总投资1亿元,一期投资4000万元,今年计划生产黄酒1.2万吨。
房县酿造小环境 异地无法复制
房县黄酒历史悠久,起源于周朝,盛于汉唐,其酿造具有极强的区域性。唐中宗李显流放房县14年,李显复位后,封其为“皇封御酒”,又称“皇酒”。“离开了这里的环境就不行,有些企业将房县的糯米、蓼子、溪水转运到外地,酿造的黄酒品质就有质的区别。”11月18日,房县招商局负责人说。
白酒专家陶家池表示,房县具有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微生物菌群,只能用房县的野生蓼子秘制小曲,以及高山糯米、溪水或地层深处矿泉水(神农架北麓青峰断裂带),结合特殊手工酿造技艺,配制出的黄酒才具有独特风格,属半甜型黄酒,色泽光亮或微黄,清澈透明。
为保障酿酒的原料,房县采取订单生产,举行糯稻种植产销对接会,兴祥黄酒、庐陵王酒业、太子贡黄酒、神农泉黄酒四家企业和农户签订了4万余亩糯稻生产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
深耕京沪市场 较绍兴缺乏公共品牌
本地市场并非是核心,“导入期以团购渠道为主,主要是单位定制用于赠送。”兴祥黄酒公司行政负责人袁爽告诉记者,今年“神农皇”黄酒已进入上海的全家、乐购等连锁便利店。
兴祥公司总经理周哲民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拓展长三角地区的渠道,御用元酒、青花瓷两款高端酒定位出口,并在北京、武汉建立销售网络。
业内人士认为,“神农皇”黄酒能迅速进入上海超市,“康师傅”在快消品领域的渠道资源作用不小。
一直以来,江浙沪是黄酒传统消费市场。“黄酒必须有品牌才有市场,哪怕你品质再好。”远景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司圣国认为,鄂产黄酒若想分一杯羹,相较绍兴的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等品牌,品牌影响力、客户自点率远远不够。
在日本,绍兴黄酒品牌影响力大,日本企业抢注严重,“绍兴老酒”、“绍兴花雕酒”等商标均被抢注。
目前,绍兴涌现了“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咸亨酒店”等中国驰名商标。
2007年,地理标志“绍兴黄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该商标持有人是绍兴黄酒协会。
19日,绍兴黄酒协会秘书长陈祖亮告诉记者,绍兴现有87家黄酒企业,但属于原产地保护、可以使用“绍兴黄酒”这一地理标志的黄酒企业只有15家 。
据透露,绍兴黄酒年产量在60万千升,纳入原产地保护企业生产的黄酒产量在50万千升。“为了让房县黄酒真正成为一个响当当品牌,我们已做好了‘房县黄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所有准备,去年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提出注册申请。”房县工商局人士透露。同时,房县质监局亦对黄酒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