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十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元至十月,全市规模以上(按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统计,下同)工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累计实现总产值534.3亿元,占年度目标的98.94%,同比增长45.89%;实现工业增加值151.55亿元,同比增长25.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4.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0.63亿元,同比增长50.02%;实现利税45.2亿元,同比增长101.7%,其中:实现利润29.43亿元,同比增长116.68%,实现税金15.76亿元,同比增长78.56%。工业品产销率为99.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累计用电13269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8.67%,比同期降低1.6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99%,比同期提高6.52个百分点。
从区域工业分析,曾都区、随县增长较快,产值增幅超过50%,增加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广水市、市直开发区滞后。曾都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1.89亿元,同比增长55.67%;实现增加值45.51亿元,同比增长34.76%。随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22.82亿元,同比增长51.75%;实现增加值34.85亿元,同比增长25.72%。广水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70.17亿元,同比增长43.55%;实现增加值49.16亿元,同比增长22.92%。市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9.42亿元,同比增长26.57%,;实现增加值22.03亿元,同比增长13.81%。
从产业板块分析,结构趋于优化,汽车机械、食品工业两大百亿产业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化工工业增长均超过60%。全市七大主要产业板块实现总产值472.4亿元,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41.1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6.8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8.41%,其中:汽车机械实现产值168.68亿元,同比增长37.26%;食品工业实现产值120.76亿元,同比增长52.13%;建材工业实现产值63.12亿元,同比增长64.78%;纺织服装实现产值46.94亿元,同比增长40.19%,其中纺织增长43.15%;化工工业实现产值48.56亿元,同比增长65.7%;新兴产业中,光伏电子产业实现产值16.57亿元,同比增长33.86%;生物医药实现产值7.77亿元,同比增长29.18%。
从重点企业分析,总体运行平稳,同星农业、华鑫冶金呈现翻番,贡献突出;东风随专、波导电子、重汽华威下滑幅度较大。全市50家跟踪管理的重点企业完成产值207.3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82%,同比增长38.84%;有41家企业同比增长。其中:同星农业、合力专汽、荣盛隆食品、华鑫冶金、凯龙瑞达、茂盛生物6家企业增幅在100%以上。三友食品、楚胜专汽、神农生态、金龙集团、大力专汽、雅都恒兴、永阳防水、耀兴食品8家增幅在50%以上。东风随专同比下降18.18%,波导电子同比下降35.80%;重汽华威同比下降26.84%。
从监控的主要产品分析,主流形势向好,专用汽车、风机、铸造件等大宗产品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驾驶室产量首次出现下滑。20种重点监控产品中有17种产品同比增长。其中:生产汽车及专用汽车52738辆,同比增长14.91%;车灯149.04万支,同比增长17.29%;风机14828台,同比增长62.62%;铸造件24.49万吨,同比增长16.31%;农用化肥12.4万吨,同比增长309.98%;水泥107.36万吨,同比增长50.63%。齐星驾驶室首次出现负增长,共生产50130台,同比下降1.06%。
从工业投资情况分析,继续呈高位递增,项目推进比较顺利。全市城镇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9.28亿元,同比增长78.1%。跟踪监控的50家新上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已完成投资22.25亿元,占当年投资额的62.76%;50家投资1000万元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 17.58亿元,占总投资的60.94%。齐星10万辆车身扩能项目基本完工;同星农业“亿只鸡”加工生产线和美亚迪公司的PCB及覆铜板项目快速推进,预计年底可竣工投产;厦工楚胜年产3万辆重中型商用车项目顺利推进。
但在工业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进入9月份以来,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一是由于缺乏大项目支撑,我市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专汽及零部件行业受市场影响,订单减少,发展放缓;三是新兴产业中,波导电子因市场等因素生产继续萎缩,光伏产业因多晶硅市场价格暴跌,导致大量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