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武汉城市圈建设总体规划中把仙桃定位为五个大城市、六大综合物流基地和四大区域性商贸次中心之一的发展定位,我市从2007年开始,举全市之力开发建设南城新区,力求将其建设成为“跨越发展的大平台、集约节约的实验区、以城带乡的统筹区、科学发展的实践区、和谐仙桃的先行区”。 随着南城新区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仙桃经济开发区、仙桃工业园、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园分属三个城区办事处管理的现有体制在推进统一对外招商、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需要通过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南城新区基本骨架,实现三个省级工业园区和食品工业园的整体对接,从而形成城市的南北对接、东西贯通,使小园变大园、园区变城区。 一、编制仙桃市开发区整合规划的背景 (1)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城市间竞争的挑战 “武汉1+8城市圈”战略的施行以及仙桃融入城市圈步伐日益加快,特别是“两型社会”的获批,仙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区域一体化进程将不断加速。 目前武汉城市圈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一个为构筑更高的平台而激烈重组的时期,这是包括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空间架构、设施建设在内的全方位重组过程。在这个高度竞争、迅速变动的内部环境里,仙桃能否找准位置、抢占优势、强化中心地位,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关键是在于开发区未来的发展与建设。 (2)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推进 仙桃目前新型工业化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产业升级和产业空间整合需求日益迫切,城区的空间发展也正由“外溢式蔓延”向“跨越式”转变:城市建设已逐步覆盖三个省级工业园区和食品工业园区域。 (3)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优化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将分散的工业集中于工业园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新型工业,将仙桃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经济开发区、工业园、食品产业园进行整合,以达到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合理配置、职能升级、增强辐射和带动周边乡镇的目标。 二、国内开发区整合升级的趋势 当前,开发区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依据形势变化对外资、产业、土地、税收、环境、劳工等政策做了重大调整,这些政策与开发区关联十分密切;开发区的职能已从上世纪80年代单一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经济功能,向综合性建设、综合性发展、综合性管理等多功能转变。目前,一些正在整合升级的先进开发区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发展形态都在发生变化。有专家学者分别用“大开发区时代”、“后开发区时代”和“泛开发区时代”三个词汇,对开发区整合升级发展趋势和主要特征做了新的诠释和描述。 所谓“大开发区时代”,是指开发区实际管辖的范围已经不是当初设立核准的几平方、十几平方公里的范围,而是通过体制创新、授权管理扩展到几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如国家级的苏州工业区280平方公里,天津开发区300平方公里,广州开发区390平方公里,大连、青岛开发区都是400平方公里,沈阳开发区480平方公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200平方公里,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180平方公里。几百平方公里的大开发区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工业园区,而是按照统筹二、三产业、统筹城乡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的理念进行建设的复合开发区或综合经济区,已经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和促进转型升级的新高地。 所谓“后开发区时代”,是指国内先进开发区在功能定位上,已经由单一加工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转型;在经济结构上由单纯工业经济向城市综合经济转型;在管理职能上由只注重经济发展向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型。如同大庆、鞍钢等城市早期所经历过的发展轨迹,一些开发区已呈现出“工业区——新城区——行政区”的发展走向。在商务部每年发布的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报告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的天津开发区在2004年写了一本名叫《走出孤岛》的书,其核心思想就是开发区要走出工业孤岛,大力发展城市经济、融入城市经济,依托城市更加完善的功能和更加优质的品位,吸纳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产业。浙江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十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确立“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的目标定位,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的发展方针,加快推进从“建区”到“造城”的战略转型。 所谓“泛开发区时代”,是指开发区走出“围墙经济”,放大溢出效应,着眼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以体制创新为切入点,探索形成开发区与所在区域资源整合、功能叠加、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新格局。开发区利用自身多年积累形成的品牌优势、产业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等,辐射带动方圆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实现经济园区与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促进内外联动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社会和谐发展。浙江省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当初批准设立于市中心的文三路电子一条街,跳跃到钱塘江南岸发展,实行高新区与滨江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不但突破了高新开发区自身发展的空间局限,而且推动了杭州城市由“依湖发展”到“跨江发展”。短短几年,一座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滨江新区已矗立在钱塘江南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