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成效。
* 先后组团参加了“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第69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第一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产品博览会暨中泰中小企业博览会”、“国家银河培训工程2011年湖北省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七届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2011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及“十堰工商企业产业援疆活动”等专题活动,共组织近300家企业、700余人次参加,设置展位近80个,组织经贸及投资洽谈会5场次。签订各类合作项目近20个,合同金额近5亿元,签订供销配套协议近50份,协议金额近10亿元。荣获了“全省产学研洽谈会最佳组织奖”。 *
10、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 先后撰写了《百家亿元企业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关于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及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编制了《工业经济十二五规划》。组织修订了《关于支持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做大做强工业的决定》,提出支持工业发展政策建议26条,做大做强工业措施21条。提出了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加大县域经济支持力度、继续开展“双亿工程”、扶持金银花产业发展等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 *
11、深入开展治庸问责和创先争优活动,着力解决“三个不够”问题,推进机关工作进一步提质提速提效。
*
结合开展“治庸问责”和“创优争先”活动,我委提出把着力解决机关存在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够,工作活力不够,对工业经济的主导谋划不够等“三个不够”问题,作为治庸问责的突破口和落脚点,以建立“五个机制”为保障,做好“五个结合”为抓手,组织开展“周四讲坛”、年轻干部下企业锻炼、“企业服务周”等活动,着力强化责任,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提升能力素质。努力将经信委机关打造成服务基层的表率,将经信委公务员队伍打造成服务企业的表率。树立经信委勇于担当、反应快速、服务到位、敬业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塑造求真务实、廉洁高效、公正履责的经信委新形象。 *
12、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机关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机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
* ……
*
13、加强协调,争取各方重视和支持,确保了机关的正常运转。 * ……
*
二、2012年工作要点
* (一)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十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四届二次人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三大目标、五件大事、八大工程”和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的要求,以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壮大汽车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抢抓东风公司“大商用车”战略、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和全省项目建设年四大机遇,将汽车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招商引资和优化环境相结合,“抓大”和“扶小”相结合,加快发展和调整结构相结合,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
*
2012年全市工业经济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超过4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0家以上,其中亿元企业20家以上;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50亿元;汽车产量突破6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100亿元。
* (二)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 *
1、紧紧围绕市委“358”重点工作和市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良好开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积极协调煤电油运,强化措施,确保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好于上年,确保工业园“满园工程”推进到位,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12%,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
2、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制定和完善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重点进一步修改完善《关于支持城区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展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培育新兴产业等课题研究,积极推动出台《关于促进全市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助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
3、强化服务,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周”活动,经信委机关争做服务基层的表率机关,经信委公务员争做服务企业的表率,打造服务品牌,将服务企业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每月固定一周定期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反馈到市直部门办理回复,借鉴信访工作机制,做到一月一反馈,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总结,问题不回复不解决不消号,着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推进各项工作提质提速提效。
*
4、围绕“61行动计划”和东风公司“大商用车”战略,全力支持东风公司做大做强。积极衔接吸引国内外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到十堰合作建厂,鼓励十堰本地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提升综合实力。狠抓地方汽车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地方汽车零部件企业同东风公司各板块之间的深度合作,在大合作、大配套中做大做强,实现共赢,力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
*
5、积极抢抓全省项目建设年机遇,把工业招商和服务工业项目作为推进工业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强化招商引资,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一是营造全委招商、全员服务的良好氛围。成立以委领导带队的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围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医药化工、风投基金和生产性物流业等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对接。组建驻外招商小分队到发达地区有的放矢地进行专业招商。将招商引资纳入目标考核,业务科室作为必须完成的任务,与公务员考核和目标奖挂钩。鼓励主动招商引资,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二是加大项目服务力度,筛选130个重点项目纳入全市统一调度,挑选30个重大项目作为市四大家领导一对一联系项目,确保工业项目顺利推进。
*
6、加大县域经济考核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倍增计划。不断完善县域经济考评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和扶持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抢抓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机遇,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辐射力和带动力强的大项目落户县市。加强县域经济内生性增长和特色资源转化,重点打造“竹房百公里城镇带”、“汉江生态经济带”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集群。
*
7、继续推进“双亿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一是不断完善“双亿工程”奖励机制,大力培育百亿、十亿和亿元企业。二是充分利用国家“十二五”期间对企业的支持重点由微观企业转到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建设上来的政策导向,全力支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申报国家示范平台。做强做大融资担保平台,提升服务功能,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断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
*
8、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重组力度,确保完成工业节能降耗指标。抢抓淘汰落后产能和钢铁、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重组钢铁、煤炭企业,力争用三年时间将钢铁产业培育成产值过百亿元的支柱产业。
*
9、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和实施“两化融合”工程,进一步拓展市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努力将市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成全省示范工程。
*
10、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成全市统一共享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注重开发,移植应用系统,整合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初步实现政府部门协同办公。切实抓好工程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
11、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专项检查,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
12、把开展治庸问责与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企业服务周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推行日常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重点工作领导包干制,进一步巩固治庸问责成果,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
13、加大文明创建和党建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积极开展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特色文明建设评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和谐的氛围。围绕“提升党建水平、服务工业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促进转型升级”的目标,突出实践特色,深入开展党建工作,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
14、切实抓好信访、维稳、综合治理和“六五”普法工作,认真做好工会、共青团和妇委会等各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