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321|回复: 0

万齐文:读书成就我 鄂州探古“三部曲”(樊湖副刊2012第21期)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503

主题

613

帖子

11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9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5-25 09: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云:读书破万巻,下笔如有神。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人与孔子是说读书与学习十分重要,读书也是很有乐趣旳亊情。在这推进鄂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书香吴都·文化鄂州” ,开展全民读书活动之际 。我在这里谈一谈,十年读书,十年探古的体会与收获。
读书中的体会:读书应与藏书结合起来,读书并不是只读一本书,而应是百科全书。要有目的地读书和藏书:如四大史书、四大名著、四库全书、地方志乘等,还有政治、经济、科普之类旳书籍。
读书的方法。应有目的读一些与鄂州历史文化有关的书,做到先粗读,一目十行寻找与鄂州探古有关的词句,再精读。对捕捉到的有关词句,要做标记,进行研读;对有关章节再系统地读,最后辑录成探古史料。同时还应做好读书笔记。
这里分诗歌书籍类:读《楚辞》发现屈原《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欵秋冬之绪风。”写了《屈原吟泽》的文章;读《李太白全集》,从中发现了李白游武昌蟠龙矶《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冶楼》诗;从《东坡全集》中辑录了武昌《秧马歌》,写了《苏轼吟歌  武昌二绝唱》;读《陶渊明》诗集,收录了陶渊明骏奔武昌《祭程氏妹文》,写了《陶令不知何处去》;并将多年读书中收录的13首新发现有关鄂州的诗文,写了《价值连城的鄂州遗歌》,其中收录了《三国志·吴书》中孙权《黄龙大牙赋》。
古典文化类: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有关鄂州庾亮与随从孟嘉及"褚太傅知人鉴"等6条,引用于《庾楼探古》及《孟宗哭竹》等文;宋·李昉《太平广记》中辑录吴大帝樊山猎豹等8条载文引用于《吴王昌乐寺》《庾楼再探王羲之》《孙权樊姥庙》等探古文章;晋·干宝《搜神记》中收集有关《樊山火》、《地震涌水》、《仪仗生花》等10条收录于《吴都搜神记》;
史志类:我读《三国志》,从中辑录了有关吴都的史料,写了《吴都三国大事记辑考》、《吴都三国人物列传(1一7)》等十多篇与鄂州有关的三国文章。我撰写《鄂州历史大事记文稿》参阅了《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通史》及其它有关史书。
地方志乘:我重点研读了《武昌县志》、《鄂州市志》、《寿昌乘》等,还有《黄冈市志》、《黄冈县志》、《黄石市志》、《大冶县志》等,在《鄂州历史铭文文稿》、《鄂州文物概略》等文稿的基础上,用了四年时间撰写了《鄂州历史大事记文稿》。我在十年读书、探古中,探出了吴王梅城、仵城及吴王钓鱼台,在樊囗探古留六年,读了一千多本各类书籍,撰写了《樊口武昌鱼的千古佳话》、《刘备樊囗屯兵》等数十篇樊囗探古的文章。说准确点,应是读书读出来的。
十年读书的收获。我十年探古,是伴随着十年读书 ,“读书破万卷”走过来的。这书中有鄂州的历史,有鄂州的文化,“书香吴都” ;“文化鄂州”。使我的思想境界、精神高地都得到了升华。同时,也成就了我鄂州探古“三部曲”,即《樊口探古集》、《吴都探古集》、《樊湖探古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