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816|回复: 0

对央视丹江口南水北调移民报道的一篇评论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3

1800

主题

6411

帖子

807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079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6-9 01: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十堰移民 于 2012-6-9 01:08 编辑

引水思源 请记住他们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3日 15:31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唐银亮
  2012年5月28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记者走基层”专栏播出了反映丹江口移民工作的系列节目《为了南水北调》第一集《小村里最后一户移民》。

  1952年 10月,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提出南水北调设想60周年,60年岁月如歌,60年一脉相承,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自2002年获批开工至今已有10年,如今,这一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供水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受益人口最多、移民强度最大的工程正按进度、按计划如期推进,华夏大地“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总体格局初现雏形。在感叹历史沧桑、慨叹千秋伟业的同时,有一群人值得我们铭记,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礼赞,那就是44万移民,那就是他们用水滴石穿的坚忍、上善若水的平和、波澜壮阔的大爱铸就的精神丰碑。正是他们的移民精神,融入了贯通南北、互通东西的华夏血脉,润泽着中华大地。

  一是顾全大局、舍家为国的爱国精神。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基础设施,事关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长远利益,是国家的大局需要,是民族的发展需要,更是缺水地区人民的现实需要。对此,广大移民特别是丹江口33万库区移民,胸怀祖国利益,肩负民族大义,情系缺水地区,“舍弃小家利万家,带上丹江走天涯”。他们告别祖宗、告离乡亲、舍弃故土的一草一木、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背井离乡,挥泪大搬迁。这充分体现了移民舍小家、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体现了他们服从大局、忠于祖国的爱国精神。

  二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丹江口库区移民共计16.5万人安置区涉及郑州、平顶山、新乡、许昌、漯河、南阳6个省辖市,25个县(市、区),移民们面对陌生的新环境,没有茫然,没有胆怯,不等不靠,而是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用生命和汗水新建自己的家园,用奋斗开辟新天地。虽然这一困苦的道路较为漫长,但是他们始终无怨无悔,用奋斗改写现状,谱写出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创造了中国移民的骄傲。

  三是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友爱精神。移民重情重义,在移民的安置和建设过程中,当地居民以宽大的胸怀接纳移民,支持移民建设。他们真心真意,情洒热土,互结同心,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形成合力解难题、办大事、创大业,真切地表现了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南阳“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得益于政府同移民的同心同德,得益于移民干部的团结协作,得益于移民之间的和衷共济,得益于迁安双方的团结互助。

  四是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奉献精神。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大,点多线长,涉及企事业单位多、征拆户和移民人口多,难度巨大。特别是在征拆、安置和各种利益的协调上,问题错综复杂,解决起来困难重重。但是,从事移民工作的广大干部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退缩叫苦,没有意乱无为,而是坚定信心,敢于迎接挑战,充分估计困难,认真对待困难,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工作。面对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工作人员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吃透情况,把握难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宣传,帮助解难,服务群众,感动群众,从而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他们中间,有的人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用血肉之躯铺成了和谐移民之路.有的人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以谢少郁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光荣牺牲在移民工作一线,为世纪工程献出了宝贵生命。广大移民面对搬迁、安置过程中的重重困难,不畏艰辛,用实际行动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为了南水北调,为了早日实现“一渠清水送北京”,广大移民用自己朴实的行动,将爱的细流汇聚成生命的清泉和暖流,波澜不惊却奔流不息,润泽着干涸大地。引水思源、更要饮水思源,广大移民的默默奉献,人民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以自强、友爱、奉献为核心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必将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推进永久地载入历史丰碑。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浏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