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北中郎将卢植被宦官左丰谮害,押赴洛阳朝廷后被罢官,朝廷就又派了一个叫做董卓的人到广宗城外接替他。 董卓产于西方的凉州,该州因为地处陇山以西,所以也称西凉。董卓是汉人,但是性情粗猛,颇有谋略,膂力过人,常双带两个弓囊,左右驰射,即便本州很多羌人斗都畏惧他。后来董卓做了本地的小吏,随着朝廷派来的军队击败了西凉羌人叛乱,因为军功,被拜为郎中,又累功升司隶州河东郡太守(山西西部)。汉灵帝看他是个人才,就加拜他为东中郎将,代替卢植前去进攻冀州广宗城张角(在河北)。不料董卓却被张角杀了个大败,抵罪处罚,下岗回家呆着去了。 这时候就剩喜欢读诗书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和卖丝女大款的儿子右中郎将朱俊了。这俩自受命以来,一直在中原跟黄巾军的大方渠帅“波才”交战。朱俊先是率其本部军向前进攻波才,结果被打得大败。皇甫嵩见状,赶紧钻进长社城里守着。波才高兴了,把长社城团团围住。皇甫嵩的军队人少,被围在城里,个个吓得哆哆嗦嗦。 皇甫嵩召集诸将说道:“各位不要怕,兵有奇变,不在于多少。你们看过《史记》吗,我是看过的,从前即墨城被围的时候,里面的人比我们人还少,但田单用火牛阵攻出去,就胜了。现在城外这些贼,都在枯草旁结营,如果今夜乘着皎洁的夜色,出去放起野火,贼军必然大惊。我们同时冲杀出去,那么田单的事业就可复见。” 于是晚上,黑天上刮起了黑黑的大风,几颗星星睁着迷惑的星眼——放火需要有大风,皇甫嵩遂派出锐卒,手握柴草,从黄巾军各个营寨间的夹隙穿出去,跑到营寨后面的野草上,顺风放火猛呼。黄巾军被火一烧,心惊狂乱,这时候,皇甫嵩的军众出城击鼓猛击,仿佛千万军马,直冲向焦头烂额、惊惶乱奔的黄巾军。波才火急火燎,喊破了喉咙,约束着徒众勉强支撑,节节败退,跑到远处安全地方,勉强结营自守。 皇甫嵩胜了一仗之后,汉灵帝又派来了生力军,全是一水的精锐骑兵,领头的一员儒将,身长七尺(不高,一米六八),细眼长髯,并且按戏台上描绘的还长着一张黑白斑斓的大白脸,正是骑兵都尉,姓曹,名操,字孟德。 这曹操本是豫州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市),小字阿瞒,一名吉利,今年二十九岁,比刘备大六岁。他的爷爷是上一代皇帝时的宦官,叫做曹腾,据说非常贤能,不爱说人坏话,专好给皇帝推荐贤人。宦官不会生孩子,但是家产也希望有人继承,死后也希望有人过节念叨自己,于是就收了一个叫夏侯嵩的人当自己的养子,改名曹嵩。 曹嵩就生下曹操等人。 曹操小时候就机警,有权数,但是任侠放荡,整天学侠客,干点不合规矩的事,还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他爸爸大约也忙,不太知道他在外面的实际模样。他叔叔就数次跑到他爸爸那里去报料,要求严管曹操。曹操很忧患,老爸生气了,扣了我的津贴,就不好在外任侠和放鹰了。于是,他有一次在路上遇上叔叔,就歪着个嘴,搓着个手,弄出了小儿麻痹的样子(像赵本山那样的)。他叔叔问他:“怎么啦!”曹操说:“突然中风了!” 叔叔赶紧跑去向曹爸爸报告患情。曹爸爸很惊愕,赶紧喊来曹操,曹操却一脸平整地,比刘德华的脸还平整对称。曹爸爸说:“你叔叔说你中风了,怎么已经好了吗?” 曹操说:“没有中风啊,中风了,就面瘫,没十几年都好不了,我根本就没中风。就是失爱于叔叔,所以诬说我。” 曹爸爸于是怀疑曹叔叔了。后来曹叔叔再向曹爸爸揭发曹操浪荡捣蛋的事情,曹爸爸都不信了,曹操于是更加得意自纵。 曹操总是任侠放荡,不治产业,所以乡党都不觉得这个少年值得留心。曹操大了些之后,当时的太尉桥玄,以善于知人而闻名,到曹家来串门,见到曹操,颇觉惊异,对曹操说道:“如今天下将乱,只有命世之才才能安定之,命世之才大约就是帅哥你吧!我见过的天下名士多了,但没有你这样的。你一定要好好自我珍惜和上进啊。我老啦,将来我的老婆还子就托付给你啦!” 曹操高兴坏了。 由于桥玄这么一说,曹操名气颇噪。 当时还没有科举制度,当官主要靠个人名望和品行才能。如果是有名望的,就由郡和州里推荐,送入朝廷作官。朝廷的三公的府和州府也可以直接征辟,直接从家里拉来作官。这种荐举制和征辟制比后代科举制当的好处是,取得的人才思想是多元和自由的。 但是百姓那么多,推荐和征辟谁呢,那就看谁的贤名名气大了。当时专门有一些官僚或者平民中的名人,业余时间从事评点人物的职业。谁被他们评点了,名气就出来了,未来被推荐征辟当官往往就一路顺了。不过呢,这些人不会评点一般庶民的子弟,因为庶民一般没什么了不起,也难以被人看见。他们评点的都是世宦家族,豪族名族的子弟。 曹操的家族还不错,曹爸爸后来还花了一个亿的钱,向汉灵帝那儿买了一个太尉这样的三公大官,但是干了一年就下岗了,总之家里是满有钱的。但是比曹家更有名望的家族很多,而且曹家子弟也很多,具体到曹操本人,还需要更加努力。于是桥玄又说:“吉利啊,我光点评了你几句好话,还不够。豫州汝南郡那里有个许邵,是天下评点人最知名的。他那里每月聚众评点两次天下人物,号称月旦评,那评的标准是很苛刻的,士人都怕着被他挑剔,确实也能砥砺风俗。你去找他试试,他要是觉得你好,评你一句好话,那你就上天了,海内知名了。” 曹操于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离开家,往西去汝南郡找许邵。这许邵臧否评点人物,无不应验准确,说谁能做到什么级别的大官,最后必然做到,因此他知名天下。但是许邵素鄙曹操的为人——不知具体有什么可鄙的,或者是觉得曹家出身宦官之后,不算可敬佩的家族吧。于是许邵死活就是不肯评点曹操。曹操就找了个机会胁迫他评点。 具体是什么机会呢,不知道,大约是许邵嫖了妓,被曹操录了相了,于是曹操就拿着录像带要挟他评点。许劭只得说了:“你啊,你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听了,大悦而去。 哈哈,乐坏了,这个评语虽然有些字眼不好听,但是当时普遍感觉乱世已近,桥玄不也说了嘛,天下将乱,因此曹操还是英雄分大。后来,罗贯中站在鄙薄否定曹操的传统立场上,把这句话在他书中改说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就不够合适了。曹操听了这样的话,也不会如罗氏所云“操闻言大喜”了。 曹操整日游荡放浪,确实不算三好学生。不过,少年时的一些不拘的性格和行为,长大走入社会后可以被约束和克制掉,而少年时的不同凡俗的心性和气意,则可以保存到成年,成为与众不同的优质基因。 曹操到了二十岁,有一点名气了,再加上家族也是有些基础的,于是就被举为孝廉了。孝廉是由郡政府来举,每郡每年只有两个举孝廉的名额。谯县的上级是沛国(相当于郡)政府举曹操为孝廉,按规矩,孝廉是要送到皇宫那里去做郎官,考察合格,再外放作官。于是曹孝廉就去了洛阳,做了郎官,工作合格之后,随后就按例外放作官,被派为了京城洛阳的一个北部尉(军事副县长级)。 曹操具体负责洛阳北部城区及其郊外的治安,而洛阳人是很不好管的。这里是天子脚下,人都特别能吹、眼睛大、肺活量也大,根本不把官家王法当回事,哪家都能七拐八拐和朝中达官贵人攀上亲,所以蔑视王法。 曹操初到任,就在城门左右各挂了十几根五色棒,谁犯禁了,比如夜晚出去溜达了,或者黑车拉黑活了,就被曹操抓住,一律乱棒活活打死。不久,汉灵帝的心腹宦官小黄门蹇硕的叔叔半夜在大街上乱跑,犯了夜禁,被曹操不分青红皂白打死。于是京城之人敛迹,半夜都不敢出来了。 宦官们都恨极了曹操,但是一时也不能找茬害到他。 曹操这么做,据他后来回忆,是因为自己本非知名人士,怕海内之人把自己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想建立下名誉。果然,曹操之名颇震,朝里士大夫共称赞推荐他,于是又被提拔为顿丘县令,随后拜为议郎。 曹操当了议郎,不久汉灵帝给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下诏,说:“你们给朕举奏一些州县长官没管好地方,导致老百姓做歌谣骂他的,都给举奏上来,都给罢了官。” 结果,三公都收受州郡长官的贿赂,强有力家族出身的地方长官干了坏事,没被举奏,弱的家族出身的好长官,倒被他们陷毁而举奏了很多,都给罢官了。曹操看不惯了,作为议郎,就给皇帝上书,揭发三公回避贵戚。汉灵帝很重视,把三公骂了一顿,然后给那些弱势守正的长官们平反还升了官。但是,随后政教日乱,豪猾(即豪强家族)益炽,多所摧毁(对不听自己话的行政长官颇多摧折)。曹操觉得这也没法匡正了,于是也再不向上边和皇帝献言了。 这个局面继续下去,地方政府终于乱了,也不得民心了,民间NGO组织太平道,终于得到快速发展,现在闹出了黄巾大叛乱。 于是汉灵帝就拜议郎曹操为骑都尉,到长社城来援助皇甫嵩。见曹操来到,皇甫嵩跟曹操合兵一处,又喊来败到一边躲着的朱俊,再次对波才组织进攻。刚被烧了一通的波才军心丧乱,于是被三人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皇甫嵩随后基本平定中原地区的黄巾。而这时,北中郎将卢植与东中郎将董卓,先后进讨冀州地区(河北省)的张角本部,都遭遇挫折。汉灵帝就又下诏,叫皇甫嵩移兵过黄河北上,到冀州广宗城进讨张角弟兄。 皇甫嵩来到广宗城,和张角的二弟张梁接战。张梁的徒众非常精勇,皇甫嵩打了一仗不能取胜。第二天就闭营休战,张梁以为官军怯懦,于是放松守备。皇甫嵩次日凌晨鸡鸣时刻突然挥大军猛攻张梁,一直打到吃晚饭的时候,大破张梁,阵斩张梁,斩首三万,把余下的黄巾军都逼得往黄河里跑,淹死五万多。 皇甫嵩遂进了广宗城,赶紧找张角,这时候张角却已经病死了。皇甫嵩命挖开张角的坟,切下张角的脑袋,传首京师。随后皇甫嵩又出去和张宝大战,阵斩张宝,斩首十余万,用死者的骷髅筑起了象征胜利的京观。想不到好读诗书的人也这么能杀人。 张氏三兄弟的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仅仅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就被镇压下去了。主要是因为豪强地主、富民阶层虽然势力日炽,挟制和破坏地方政府搞得政教日乱,生民就都跑到了太平道这个组织里寻求秩序和保护,并且在黄巾领导人的野心鼓励下进攻各级政府,但是豪强家族有人有势,为了保护既得利益,武装起来,还是跟皇上和地方政府苟且合作了一次,帮着中央军和地方政府军,打灭了这场黄巾运动。 但是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豪强阶层并没有受到多大打击,州郡的力量也加强起来了,州郡长官们趁机也就有了军队和兵权,他们倚借于豪强们,成了东汉中央政府所不易控制的地方势力,这将导致未来的天下瓦裂。 皇甫嵩得胜回朝,被汉灵帝加官为冀州牧(冀州州长),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侯是爵位,不是官位。侯有自己的食邑,但对食邑没有行政权,只是领取这些食邑的民户交给国家的租税,转交给自己。他另有官职,对于皇甫嵩就是冀州牧,他要在冀州州治邺城去上班,而遥领该食邑的租税。皇甫嵩作为槐里侯,有槐里、美阳两县做他的食邑,合计有民户八千户。这接近万户侯了。侯爵和食邑未来可以袭给儿子,儿子照领。 不管怎么样,封侯是当时豪杰士人的梦想。 皇甫嵩又上表朝廷,替卢植伸冤,说自己打仗都是跟着卢植学的,于是诏命卢植恢复尚书职务。 曹操也因为破波才之功,被升官为兖州济南国的相。兖州是天下十三大州之一,里边有若干郡和国。郡的长官是郡守,国的长官是相。郡和国平级。所谓“国”,就是皇帝的儿孙被封为诸侯王,这“国”就是这诸侯王的封国。但是诸侯王呆在自己的这个“国”里,对它是没有行政治理权,中央另派“相”来负责治理这个“国”。“相”就是封国的行政长官,而诸侯王是名义上的尊长。当时是州、郡、县三级,兖州的济南国,就是兖州中的一个诸侯王国,与兖州的东郡、陈留郡什么的平级,所以“济南国相”曹操,跟郡守同级,向上汇报给兖州州长。济南国一共有十几个县。 曹操到了济南国,发现下面十几个县的县长,都阿附贵戚,赃污狼籍。也就是说,这些县长都阿附地方豪强或者贵势,收受他们的贿赂,帮他们谋取利益,从而危害小民。这样,民众势必就跑去跟着太平道闹起来,酿成黄巾。 于是曹操上表州里和中央,奏免了其中八个县长,于是奸佞之人逃窜,济南国境内一时肃然。但是,豪强贵戚的反扑随后就要来,曹操也怕被豪强雇个杀手干掉自己,索性干脆称疾,回老家谯县,在城外弄了个屋子,读书去了,一时无话。 却说在这场讨黄巾的混战里,特别是在最后的灭张宝战役中,按罗贯中先生的说法,张飞也纵马挺矛,刘备也抡着宝剑,关羽则举着大刀,参加了战斗,刘备还一箭发去,正中了张宝的左臂。张宝落荒逃走,被气馁的下级暗杀了他,取得首级向官军投降。 不过这都是罗贯中指使的,史料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但是刘备带着于乡邑里一贯笼络住的那帮少年和徒众,还有关羽张飞两位保镖,也跟在幽州刺史下面的校尉邹靖,编入其军队,参加了平定黄巾的局部战斗。刘备因为有功,还被封赏了一个安喜县县尉(军事副县长)的官职。 刘备高高兴兴地带着关张保镖,骑马赴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