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万齐文:鄂州历史上的地域变迁(樊湖副刊2012年第32期)
鄂州 历史上的地域到底有多大?变迁又是怎样的?至今仍然是个谜。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探究,根据有关文史资料的记载,应该是这样的: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 ,分鄂县南为阳新县。(距今1800年)(《鄂州历史铭文》)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5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南唐分阳新、武昌三乡置大冶县。(距今1058年)(《武昌县志·沿革》)明代分西塞山(今黄石),属大冶县。
1986年11月4日,鄂州市所属左岭镇移交武汉市管辖,划出人口3万2千人。(《鄂州市志·大事记》)
鄂州历史上地域到底有多大?从以上史料看,阳新、大冶、黄石及左岭镇都曾是卾州的地域。但是还不仅如此,最近我从有关历史文献中又有新发现:据邑人赵德科的《武昌记辑考》中载文:芜菁山、峻山、千仞山、九宫山均在通山县境内;钟台山,在咸宁县境内。原来闻名中外李自成“闯王陵” 的九宫山,是鄂州的地域。
鄂州历史上的《武昌记》十分重要,是记载鄂州历史的地方志乘,有晋代史筌《武昌记》、隋代佚名《武昌记》、五代雷氏《武昌记》。但是,这承前启后旳《武昌记》,到了南宋时都巳遗失。当时的武昌县令蒒季宣为了抢救前史,搜集了部份《武昌记》中的史载及其以后的历史,主编了《武昌土俗编》。但是,这承前启后的志乘也巳不存,所幸今天吴都又一位文史学者万齐文,从其它有关历史文献中辑录了《武昌土俗编》的部份条载,也撰写了《武昌土俗编辑考》。它和《武昌记辑考》一样,有着承继前史的作用。
今天,我们从赵德科的《辑考》中看到通山县、咸宁县境内有关鄂州的地域。但是,《辑考》只是从其它文献史料中,搜集的部份有关《武昌记》山川的条载。这就是说,《武昌记》的原文还有一些巳经失落了。历史上鄂县的地域实际上不止这大。
据南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秦代对前鄂国、鄂渚、鄂邑楚国地域置为鄂县,约今江夏、咸宁、蒲圻、崇阳、通山、通城、阳新、大冶、黄石、鄂州这么大的地域范围。这黄石、咸宁、鄂州今已是湖北的三个省辖市,外加一个江夏。这鄂的地域,符合罗泌《路史·囯名纪》载文:所谓大夏有鄂氏……今鄂,是大夏,即今江夏也。
隋开皇九年(589年) ,江夏为“鄂”州冶所,是有历史依据的。由此可见鄂州“鄂”之源,应是源于我们鄂县。历史上“鄂”的载体,今巳缩水为鄂州、鄂城。
从八百里“鄂渚”来看,当时鄂县的地域可能还要大,鄂县(国)的地域在汉代四百年间,可能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变迀。因此,我们要对鄂楚秦汉文化,进一步深入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