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驻湖北记者 程芙蓉 通讯员王慧 近期,湖北古城襄阳成为网络关注的热点,原因是襄阳以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襄阳大战”故事人物为原型,建造郭靖黄蓉“射雕情缘”雕像。针对此事,一些网友和专家质疑:郭靖、黄蓉为小说虚拟人物,建这种雕像会不会误导公众?不过也有许多网友对此表示字,没必要大惊小怪,应该以更加宽容和娱乐的精神看待此事。 郭靖黄蓉雕像引争议 7月下旬,一位名叫“杨潇同学”的襄阳网友发了一条微博:“小北门广场要建射雕雕像吗?”该微博还附有一张射雕的人像雕塑照片。此微博一出,便成为热门话题。随后,有媒体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网友于是开始展开支持和反对的大讨论。 反对网友认为,此举和山东阳谷县、临清市两地以及安徽黄山市都纷纷举起“西门庆故里”的招牌争抢不息,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网友认为,弘扬襄阳文化不一定要用虚拟的小说人物,襄阳历史文化悠久,可以选用真实的历史人物,做成雕像,更能代表襄阳厚重的历史感。更有一些网友和媒体认为,襄阳此举就是炒作和忽悠,体现了襄阳城市背后的“浮躁心态”。 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专家申万里教授认为:“将一个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不妥当,容易误导当下的年轻人。要说同时期守襄阳城,南宋名将吕文焕,倒是在元宋襄阳之战中,与蒙古军队相持五年,最终城内兵尽粮绝。建个吕文焕的雕像在历史真实上还说得过去。”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中国古代的许多真实历史人物,比如孔子、老子,甚至一些皇帝,包括襄阳当地的诸葛亮,那时候也没有照片,也都没有完全准确的长相参考,还不是雕像立得到处都是,受世人膜拜,立雕像本质上传递的是一种精神。 在一个名为“孔明论坛”的襄阳当地网络论坛,参与讨论的近百名网友,大多数对建雕像持支持态度。许多人认为襄阳是一个文明古城,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小说里的郭靖都让襄阳名扬海内外。襄阳长期打“三国”牌,成绩显著,这次建大侠雕像,打“武侠”牌,也未尝不可,这对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很有好处。 雕像是城市文化的体现 对于网络上的大讨论,襄阳市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以新闻通稿的形式,介绍了制作郭靖、黄蓉雕像的背景。原来,为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城市形象,推动旅游业发展,襄阳市政府根据规划启动了汉江旅游风光带建设,包括汉江两岸夜景亮化工程,而以“射雕情缘”为题的郭靖、黄蓉雕像就是夜景亮化工程诸多创意中小品的一个,体现的是热爱襄阳、建设襄阳的一种愿望。 据介绍,“射雕情缘”雕塑的寓意,主要取材《射雕英雄传》里男女主人公郭靖和黄蓉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张开的弓箭造型充满了艺术张力,给人以无穷的联想,相依相偎的男女雕像不仅向人们传达爱情的甜蜜和浪漫,而且给人以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表达出一种理想,一种情愫,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希冀和追求。 当然,襄阳建设“射雕情缘”雕像,主要还是因为,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小说中有关襄阳大战的情节,对襄阳城市文化的体现和知名度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襄阳市文物局副研究员毕克忠认为,无论是真实历史,还是虚构武侠小说,借金庸之笔为襄阳造势,对于弘扬襄阳的历史文化、提升襄阳的知名度是有利的。 虚拟人物做城雕早有先例 针对部分网友和一些专家认为用虚拟人物造雕像不可取的说法,更多网友则表示可以接受,并举例说明虚拟人员入城雕在国外早有先例。 网友“chillmen”说:“丹麦的美人鱼不也是童话里面的人物?平时放在海边,也是著名景点。世博会还专程搬到上海展览。我们自己做为什么不可以呢?” 网友“应该是ta”说:“大家都是从《射雕英雄传》了解到这座城市的,郭靖黄蓉的故事理应成为襄阳的文化标志,西班牙还有唐吉坷德塑像呢”。 网友“已经奔三了”说:伏地魔能上奥运会开幕式,看中的就是《哈利·波特》的知名度,襄阳利用武侠小说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也是一种新尝试。 四川在线评论员于立生认为,襄阳塑郭靖黄蓉雕像,没什么不可以,“一个开放的城市,是应该给想象,给创意,预留一定的空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