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提出,租房的必要性 学生住房,别说高中,就是大学,其条件也达不到人道标准,主要原因当然是国家的投入不足,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基本思想就是错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教育科举化,第二个错误就是教育产业化。有学者研究指出,两化不去,中华民族迟早要退化! 这个离题较远了,打住! 虽然投入不足,面上的东西,大约还在顾忌,而学生住宿这种角落里的东西,那基本上就完全将就对付了。我们可以做一下简单的数据分析,如果每生在教室里只占一人一椅的话,只有一个平方,寝室则至少要占五个平方才合乎人道,但你看学校的教室与寝室面积比较,那几乎是1:1——当然,学校走读生也不少,刨除这个影响,二者的相对差仍属惊人! 这是整体上的问题,并非本中学一家的问题,我也不是对学校有所指斥,只是想告诉读者,每天十几个小时苦役式的学习,加以不人道的环境住宿,那一定会留下永久的伤害!这是你应该明白和第一个问题。 二、 畸高房价下房东的危险心态 租房问题就要引起足够重视了,事实上,你到学校里去,铺天盖地的广告也就一个中心主题:房屋出租! 如果你肯出500块钱,在其它地方你完全可以租下一个单元房,但在中学校园内,你出800块钱,你一个地下室都租不到!价格疯狂的背后,其实是人心的疯狂,人心疯狂的结果,那就是你不能用常人的心态眼光去打量那些居奇谋利的房东。有些时候,不是人心太贪婪,实际上是因世道很疯狂,世道疯狂了后,人的道德底线就止不住地要快速滑落——世上有几个柳下惠可以坐怀不乱? 这是第二个你要明白的问题 三、拍卖机制让租金高入云天,但也保证了房源的供应 学校的房源其实是很有限的,属于紧缺经济,紧缺经济照理应一抢而空,何来满校的出租房屋广告?道理在这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紧缺商品,它自然会形成拍卖机制,出价最高者得之,这与市场上的房价是类似的,其定价的依据不是价值规律,而是最终的需求者口袋里还有多少钱——量需求者之财力,定商品之价格。 房子据说供不应求,但地产广告却也打得天花乱坠,价格是通天的,但要买你却始终买得到,这中间的猫腻,可想而知! 地产商为了售房,那是挖空了心思的,房东奇货可居,却占得是教育产业化的光,其结果却基本一致!这是第三个你要明白的问题,没有便宜房子,但你也始终租得上——只好你口袋里有足够多的钱! 四、 防止种种诡计,选老师做你的房东安全性提高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泥沙俱下,如果从道德角度讲,房东对房客形成了无理盘剥,但从市场经济角度看,既然卖高价房都无罪可追,收高价租金,虽非合情合理,却也并不违法! 所以,我们不作道德上的分析,只作形势上的判断,那就是,如果房东是老师,那还是能守点斯文底线的,事实上,房东也总要把他的老师出身,作为一个重要的推销手段,如果房屋出租者不是老师出身,你能不能碰呢?如果你连毒蛇都不怕的话,当然也不是不可以! 据朋友说,一些中学的男生寝室,有八人间的。但一租房的哥们,以每生300元、水电费另计的价格,招租了6人,每月坐地剥削1800元,不过,这哥们贪心不足,又招来三个人,共是9人。80平米不到的房子,这哥们硬是按2700元租出去——这已经比寝室还挤了,但求租者仍然飞蛾扑火,前仆后继地来尝试! 如果不进行仔细分析对比,你租得房子甚至比寝室还不如,这是第四个你应该明白的问题。 出来混,难免要还,畸形的高价,那迟早是要穿帮的。如果事情仅止于此,晦气一下也就算了,但市侩却总要洞穿底线,叫你怎么也想不到——大鱼上钩了,他就要定下长期套牢你的毒计。按说,每年一签,至少签到学期结束,他却说行情都是签到6月10号,6月10号是那一天,就是高考结束日,正常学期却是七月十日才放假,你一提及,他会说,暑期你多住一两个月也没问题。如果你从来没有与说话不算数的人打交道,现成的例子就教育了你:房东夫妻合唱一出红白脸的大戏,允许你多住几天的那位说他当不了家,另一位拿着合同威胁你,续不续?不续!不续他就来卷铺盖,你一个租房的弱势,猝不及防,如何应对?朋友亲见了数次的吵闹,最后都是忍气吞声续签一年,其实只住几天就另外搬家,房东白得一年的房费,再贴广告去猎取另一个冤大头! 这是第五个你必然明白的问题:为防止房东套牢你,绝不能签6月10日结束那种合同! 五、合租毫无意义,高价上学是你的命 关于合租,如果你已有定见,那就不说什么了 如果你心存犹豫,则奉劝你,绝对不要!房屋的基本功能,主要就是要营造一个独享的空间,让自己得到心态上的放松,以利体力的恢复,如果素不相识的两人同居一室,你必须步步设防,处处留心,其效果甚至不如住集体宿舍。集体宿舍好比流动的河水,具有自净功能,人一多,自然形成规则,形成约束。两人独处,则是一潭死水,又呈天然的矛盾,关系无法得到合理调节,怨气久积,必定是无法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