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碑考略 一块严重风化的青石板,上面刻有模糊不清的字迹。唯中央一行大字: “故始祖马公讳良玉大人之墓”尚可辨认。细看,右边沿处有: “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五立”一行小字。碑文及后孙名字现已无法辨认。这就是竹溪菜园马家的始祖碑。 一:始祖碑的传奇经历。现在,这块字迹斑剥的始祖碑,被立在竹溪城北五峰山下,一个叫沙沟的地方。正因立在这个偏僻地方,才使它幸存至今。这还要提及九世孙盈全一份功劳。是他最后保存这块始祖碑。沙沟,不知是始祖碑的第几次安息之地。早在二0世纪中期,就听父辈、祖父辈老人们经常谈及马氏始祖碑的迁移故事。据说,最早始祖坟茔在五峰山东麓的过风垭,那里有竹溪城人熟知的 “万人坑”,那是清末时期被土匪杀害和被杀土匪的尸骨合葬坑。马氏始祖坟就在万人坑的旁边。不知何时何故,始祖坟茔又被迁到县城西门外的北坡。就是现在人武部和县国税局楼房的交界处。这里,当初还是一片坟场,那些无主古坟被挖空铲平,马氏族人合力将马家始祖坟再次迁移,这时已无棺椁和尸骨可收,只将仅有的一付墓碑迁到城南烧田坝后的纱帽山。到了上世纪六0年代末,大兴水利之风,纱帽山经堪测要修水库,水库坝基位置正是一片坟场,马氏始祖正在这片坟场中。九世孙盈成公约了几个兄弟,将始祖碑挖起,但一时却无适当地方安置,只好暂时运回自己家,放在门前菜地边。一放就是几年过去,他家要建新房,始祖碑就被转移到生产队仓库房旁边的场子边。又过了几年,盈成公因病去世了。始祖碑再也没有人管理。到了九0年代,盈全要在队屋场子边建新房,始祖碑从场边移到场东边的一个小池塘边。又过了几年,当人们发现始祖碑时,本是完好无损的一付始祖碑,却变成了一块破损不全的石板,碑帽、碑柱、碑座踪迹全无。到了二0世纪九0年代后期,盈全因故请了一位道人测堪后,花二百元现金,在县城北坡沙沟买了一小块地,把这块破损的始祖碑安放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始祖碑。虽残缺不全,但毕竟石碑尚存,马氏裔孙们尚有始祖可祭、可拜。 二:始祖碑提示的菜园马家的迁溪年代。现在仍可看到石碑上刻着“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五日立”的字样。光绪十六年即公元一八九0年,距二0一二年计一百二十三年。碑上所刻有当时出生的共八代子孙,最晚出生的正字辈孙,最大年岁十余岁,最小的不过一岁多。从现在已整理列表的世系图表查阅测算可知,从正字辈到现在出世的廷字辈,每代之间相距约二十六年,以此代距推算,从良玉公到正字辈共八代人,经历一百八拾二年,加一百二十三年,共计三百0五年。由此可知,竹溪菜园马氏家族定居竹溪至少在三百年以上,是无疑的,可确信的。 三:从始祖碑看马氏家族的兴旺发展史。始祖碑上铭刻着良玉公至正字辈共八代人的名字。第二代有德公,第三代之字辈三人,第四代林字辈五人,第五代无派字辈十三人,第六代金字辈十四人,第七代名字辈共三十六人,第八代正字辈二十三人。碑刻所载女性五十八人,按始祖碑刻记载人数计算,当时菜园马家约有人丁一百五十四口,(女性除媳外均无记载,故不估算在总人口内)此次续修家谱已统计人口约一千余人,比当时增加了十倍之多。一是多年时间从一百多人增至一千多人,这些人居住不同地方,其中绝大多数仍住在马家菜园,即现在的竹溪县城关镇红光村。县内还有两支人数不多的支系,一支住在中峰镇花桥寺村,一支住在水坪镇三堰坝村。其余尚有迁住外地部分人口,如十堰市、武汉市、襄樊市、广州市等,我马氏家族从外地迁住竹溪,随着时代变迁,部分人又从竹溪迁往外地居住,人口随着时代发展,不断繁衍生息,不断增加。由此可见,我马氏家族在中国这个社会大家庭中,同其它族人一样,不断发展壮大。可见我马氏家族已是一个兴盛的大家族。 四:始祖碑透出菜园马家的根祖。马氏家族的根基从有记载的历史查证,现在中国南部地区马姓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早在一千多年前,马姓始祖定居两地,一是陕西扶凤县,一支迁到山西大槐树。我竹溪菜园马家祖先,据长辈口传从山西大槐树迁来,一百多年来马氏后裔均认为自已祖上是山西大槐树人,从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说法,应该没有错。但自从发现始祖碑后,这一说法被提起质疑。始祖碑铭文有“……溯源以求癸祥之缘起粤籍……”之句,由此可见,始祖是从中国南方两广一带迁溪定居。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推出这样一个结论,马姓始祖是山西大槐树迁居南方,后再从南方迁居竹溪马家菜园。因此,先辈们口传马氏祖先是山西大槐树的说法,应该也是没有错,因为历史记载中国南方马姓氏族都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分支而迁居的。 五:始祖碑的现在与未来。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始祖碑,与二十年前的始祖碑面目全非。现在的始祖碑就是一块碑牌,上面字迹模糊,碑面严重风化,并且断成了三部分,右下角部分已无从查找,缺失部分文字也无从考证。上面从五分之一处断成两截,合并后尚能看见文字内容。原来的碑有碑帽、碑柱、碑座,所刻铭文大部能认得清楚。这些部件在二十年前已不知去向。尔今,既然我辈诚心修谙,更应立志重立祖碑。碑志铭,碑铭志。我菜园马家若大一个家族,裔孙能者甚众,必诚心协力,聚全族智慧,立一尊让祖上安心,令后孙称心的始祖碑。现族人已同心共议,现立的始祖碑,不求侈华、但必豪华;不求贵重、但必庄重。以显我辈裔孙敬祖崇宗之心,以孝始祖永安之灵。我们将会看到一尊庄严的始祖碑。她将成为马氏裔孙的心灵归宿。 十世孙献智撰 二0一二年九月十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