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858|回复: 2

【中国汉城】周府庵与第八分校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3

1800

主题

6411

帖子

807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07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9-26 06: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府庵与第八分校
原文见新浪古道斜阳博客(2012-05-31 10:59:46)       

记得是九八年,当时丹江口水库汉江超历史记录的低水位,原被水淹没的库区大面积的暴露出来,这些消落区常有珍贵文物面世。因为在当年水库蓄水之前,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没来得及进行科学保护就被被淹没,这些被淹没的文物古迹由于受到库水的长期浸泡和冲蚀,当水位消落后就暴露在河滩上。出于对消落区的文物保护出发,馆里组织力量对消落区进行一次文物调查,在草店,今天叫金花树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石建筑构件,有柱础,碑帽,还有很多是房屋上的,如门、窗、抱鼓石,石质精良,精雕细腻,都是难得的历史文物,两天后,丹江口市博物馆将这批文物收藏。我们看到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文物,更多的是大片大片的房屋遗迹,虽然已看不到房子的原貌,但被水浸泡而倒塌的房屋一间间的非常清晰,房屋上的石窗,及有规律的柱础等距离的排列着。很显然在丹江水库末之前,这一片应该有一组庞大的建筑群,从建筑构件来看,其规制应该相当高,非一般人家的居宅。面对着这些房倒塌可以想象得出当年那种恢宏的气势。我对这一带并不是很了解,后来才知道这个地方就是草店,是武当山下一处热闹繁华之地。

草店是武当山下一个小镇,是通向武当山的必由通道,上与老营(今天的武当山镇)相隔约二公里,下距古均州城不足二十公里,背靠武当山,面临草店河(汉江的一条小支流),可谓依山傍水,是古代“韩粮道”的重要驿站。所谓的“韩粮道”是从中原地区,即今日的河南通向陕西关中的一条官方粮道。在明清两代草店是一个很繁华的集镇,青石板街道横贯小镇中心,街道幽深,两侧店铺并肩,馆驿彼连。进山朝贡的香客们都会先到此?脚,以养足精神,第二天有足够的体力进山嗑头跪拜。草店更是达官贵人的汇聚之地,明朝尊崇道教后,皇室将武当山作为家用道场,皇宫朝臣为了讨皇上的欢心,也在武当山脚下的草店修建自家道院。据说明朝绝大部分的大臣都在此修设自家的道院,一来是为了对皇上表示忠心,,与“中央”保持一致;二是这些大人们到此安家养生,享受安逸、恬静的生活。这种修院之风又渐渐又传入到地方,各地高官富贾也都到武当山修庵建院,各拥自己的一方宗教之地。所以在明朝草店的建筑不仅多,并不亚于当时的老宫,而且都非常精美,虽然不是象武当山上的皇家建筑,但也是一些民间极品,极尽侈华,最有名的一处建筑,名周府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3

1800

主题

6411

帖子

807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07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9-26 06: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的时期,虽然是中华民族遭受劫难的时期,但人不分男妇,地不分东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民抗日救亡。第八分校为抗日救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它虽没有黄埔那样有名气,但它那种为民族勇于牺牲的精神却浩气长存,这从它的校歌:“怒涛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进,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起堂,明天要掀起社会的巨浪,不断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兴亡。”充分的体现出来,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源动力,我们不应该不记住它。

日本投降后,第八分校随之宣告撤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虽然只存在了五个年头,却培养了四千余名军事人才走上了抗战前线,为赢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今天的周府庵已不复存在了,它和第八分校一样已成为历史,成为人们的记忆,前不久在一个朋友那里看到,有关记载第八分校的摩崖碑帖,现录于此。

“国民党第五战区干部训练团武当训练记”: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倭寇袭我平津,继攻上海,吾国为神圣之民族,自卫计八月十三日展开,全面抗战迄今已两易寒暑矣!忠勇军民前赴后继,与敌相持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间,土地虽陷,精神益振,一心一德,愈战愈强,此其故何耶?曰:非训练之力不及此。昔人以生聚教训,雪耻复仇,吾国之能抗战至今者,庐山创其基,峨嵋、珞珈继其后,均收研精蓄锐之功。本战区各军师自徐淮、武汉诸役后,训练补充亟待进行。


  今年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团长蒋公介石、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副团长李公德邻,本建军教战之旨,调命任民长教育,延任各方面才智之士佐其事,集全战区各军师中下级官佐数千人,于武当山下之周府庵,分期训练,启其智慧,振其精神,教其学术,练其体力,遂次结业,各回其军。未几而随枣会战,歼倭寇于大洪桐柏间,同学中之战死者甚多,惜未能详其姓氏也,呜呼!耻教战求杀敌也,四郊多垒耻何如之,干团成立中又阅月矣,中央以其尚有所成也,一切规模宜加拓充焉,且为统一全国军事教育计,决议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此后人才荟萃,乐育益宏,名义虽殊,精神不变,行见桓桓多士具为千城,则抗战建国完成之日,河山无恙,风景依然,岂特吾辈忠忱可告无罪于国人!亦不至遗羞名山,玷辱林壑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