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 近期所读邹剑川一、三联出版社《茶人茶事》,与茶和饮茶有关的随笔,读此书是因为我在写美食系列随笔,我以为饮食、美食随笔可以包括烟酒茶。二、三联出版社《酒人酒事》,与酒有关的随笔。阅读理由同上。三、珠海出版社《酒》,众多与酒有关随笔。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在消失的台湾美食》 阅读理由同上。五、在武汉机场翻了翻《舌尖上的中国》,感觉文字太烂,要说这名字还是剽窃刘贤冰的,老刘N年前就写过《舌尖上的海南》,我小时候都看过。读此书目的,写美食笔系列。六、岳麓出版社 《美食最乡思》 古清生 作者签名赠阅。 古清生是我比较欣赏的湖北籍实力派散文作家,其美食有郁达夫的清冽和江南才子意味的风韵和比意。一如江南水乡的夜航船,缓缓前行,水波徐徐。读此书目的,写美食笔系列。七、食在中国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是一名烹饪学教授。八、北京 燕山出版社《余华精选集》 余华中短篇小说选。余华是当代小说大家,也是我喜欢的作家。余华中短篇小说前、中、后其变化较大。早期是现实主义风格,中期非常先锋,甚至后现代和解构主义。到了后期则又回归传统现实主义。我发现刘震云也是不断如此反复。余华的风格其实一直在变化,有意识流,存在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解构主义,新现实主义,新小说派多种风格。余华的中短篇小说往往是描写死亡、爱和死。余华的中篇一部分是取材现实生活的人物,其中表现一种存在主义的荒谬,也有零度写作的法国新小说派那种冷静、纯客观。更常有海明威的简洁,和冰山理论小说文风。另一部分则是非常西化,前卫、实验的作品,甚至超现实主义、现代派的,和卡夫卡、博尔赫斯差不多了,这个我不是很喜欢。余华这些小说我以前在一些杂志、选刊上读过。他写一个男人的儿子被弟弟杀了,他杀了他弟弟,然后被做成标本,这小说无聊极了。还有一个谍战小说,复杂到迷宫一样,完全颠覆叙事和传统,让人无法读明白,过于晦涩。我不喜欢。我想我TMD都读不懂的小说,大概中国能读明白的不超过人口比例1%吧。第三部分则是余华立足中国传统古典,借鉴西方手法,纯粹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小说,有一个我很喜欢,写书生赶考,遇见小姐,小姐死后,险些复活的小说。这大概是受川端康成影响。余华说过自己很喜欢川端康成,川端获得世界声誉的小说是建筑于日本传统文学、美学,借鉴西方技巧的《雪国》、《春雪》、《千只鹤》。第四部分中短篇,余华则变成十分传统和主流了,即现实主义。从传统到先锋现代再到传统,这一系列中短篇走下来,就是长篇时代的余华。长篇时代的余华《许三观卖血》、《在细雨中呼喊》、《活着》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之后就是十年随笔写作,再到这几年的兄弟。余华的随笔集、兄弟、许三观卖血我没读过。我最喜欢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九、作家出版社《凉水泡茶》 龚建民 ,老龚同志签名赠阅,不过是赠阅我母亲的,赠阅时候,还要说,其实你不要看不起你母亲,她的写作水平不比你差。我读此书,是看老龚的美食随笔、电网题材小说。我小时候记得读过一些龚建民的美食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