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5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 积分
-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人民网9月28日电 集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库区、疫区等于一体的湖北黄石阳新县,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扶贫开发,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还相当滞后,仍需重点扶持。
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阳新的扶贫开发工作,连续把阳新纳入国家扶贫层面。1989年,阳新列入国家贫困县,1994年,成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592个贫困县一员,2001年到2010年十年扶贫,"贫困"帽子依旧没有摘下,2011年继续作为重点扶持贫困县。
阳新是湖北为数不多的集老区、贫区、山区、库区和疫区于一体的贫困县,全县境内山脉纵横,交通不便,信息滞后,开发难度较大,水利、道路、饮水等基础建设相当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稍一遇到天灾极易返贫,素有"水袋子""旱包子"之称。
近几年,通过扶贫开发,阳新初步虽然发展了一批腊米、油茶、湖蒿、苎麻、柑桔、意杨等规模产业基地,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后续培育跟不上,没有引入龙头企业,产业链没有形成,与市场接轨难,抗风险能力弱,基本上是随行就市的低端农产品,特色不鲜明,没有形成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农民增产不增收,脱贫困难。
据贫困监测显示,到2010年底阳新农民纯收入在贫困线低人口有10.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0%,2011年阳新县贫困人口增加到15.9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4.7%。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阳新县山区、库区、疫区,这些地方基础设施差,开发难度大,一般扶贫开发难以起到效果,是该县扶贫开发的硬骨头。
作为幕阜山片区之一的贫困县,阳信县将立足于强基础、惠民生,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到2015年,初步形成县内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和体制,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等目标,实现发展步入一体化协调发展轨道。(周雯)
(本文来源:人民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