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654|回复: 3

[史话兴国] 枫林镇有个-国师府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74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中山市 2012-10-19 08: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961

主题

9594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兴国(阳新)州州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38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10-19 08: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叫帝师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10-18 22: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2-10-18 22:32 编辑

         20115191620349664.jpg

      
      国师府,坐落在枫林镇漆坊村下陈组,是清代翰林陈光亨故居。陈光亨曾是咸丰皇帝作太子时的老师。故人称其故居为“国师府”
  陈光亨故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处古至今,文登博士,武晋大校,不下百人;经商务工的更是遍及神州四方。
  国师府屋后太坳岭是坡山北麓,延绵三千米门前小山,处西向东一里有余,酷似笔架,故名“笔架山”。山脚小溪,四季溪清澈见底,依势西流。这山如水,构成了独有的“西流港”。
  府前大场地的前沿,一丘长形水田,象一叶小舟,侧卧其间,陈光亨依其形取名“船田”。田埂上原栽有36棵柏树,可惜在上世纪50年代被砍伐一光。今植以一路水杉,郁郁葱葱,正茁壮成长。村头尚有一棵古柏,树围六七尺,高数丈,历经了160多年的风雨,枝繁干直,高耸入云。古柏旁,又新栽了三株幼柏,青翠欲滴,一派勃勃生机。
  国师府第,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8年),建筑图样采自京都,正厅大门高九尺,八人抬大桥可进出自如。正门两侧的石鼓高一米,分别置于门墩上。鼓壁上,刻有昂首向天石狮,鼓面凿有人物、花木图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正厅天井周边八角上站立八只石狮子,左右对称,形态各异。六块护栏长条石,双面均雕有双龙,身曲尾卷,首尾相接,雕工精巧,造型独特,别具风格。
  仰视大厅顶部,水波形吊顶木板,当年红漆依稀可见。大梁、二梁上雕有长虹、腾龙,金鸡、凤凰分左右置于立柱与横梁的接合部。正厅堂上,挂着一块光禄大夫、太子少保、邢部事务王鼎所题赠的“忠孝传家”大匾。匾下两旁镌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上最难得的兄弟”的木条幅。四周梁上的人物图案均取材于历史故事,有“月下追韩信”、“千里走单骑”、“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岳母刺字”、“孟母断机”、“武松打虎”、“当阳救主”等等。所有木雕,“文革”时被毁,但残痕可见。两侧厢房,共有木门二十四扇,每扇门的上部窗棂中有“十”字形花芯,四角嵌有四条龙首,合计九十六条,真是龙世界。
  穿过侧门,来到左厅,是一进三幢的连七结构,单是天井就有六个,正房十八间,还有厢房。门首前厅上紧贴斗形吊顶画板,高悬一块大匾,上书“笃馨”二字,匾面朝进而,意在告诫后人,要诚以待人,俭以从事。所有厅房的地面,全由石灰、黄土、细沙混和糯米粥手工捶成,至今平如水,光如镜,即使梅雨季节,地面干爽。
  出西门便是后花园,园内建筑、花木毁于日寇炮火。
  距村西头一里多地的山腰处,是古刹小泉寺。寺内香烟袅袅,寺胶行人不绝。佛堂上陈列一块刻着九龙戏珠、由陈光亨书写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万岁牌。寺旁清泉潺潺,终年不息,水质特佳,清甜可口。
  慕名人,游名宅,访名刹,饮名泉,领略其间的自然风光,挖掘其中的文化底蕴,不失为一件乐事,诸君不妨来此一游!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10-18 22: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
  陈光亨曾是清帝咸丰的老师,被尊称为“国师”。当地人称此屋为“官厅”或“国师堂”。陈光亨虽然远为京官,且官阶也不高,回到故里更是一介布衣,但竭力为阳新百姓做事,在阳新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主要有三件大事,一是1847年,兴国州发生水灾,陈赴省请领赈灾银45000两,从夏口购粮公发饥民;二是1855年—1874年,纂修《兴国州志》;三是1861年,筹资重修儒学。
  国师府背倚著名的坡山北麓太坳岭,建筑坐南向北,大门前不远有小山,绵延形似笔架,故名“笔架山”。太坳岭山脚清澈的小溪,自东向西流。流淌在古村之前,构成了所谓“西流港”的独有风水景观。
  据记载,国师府建于咸丰初年,整个建筑图样,出自京都宫廷,房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图样采自京都,正厅大门高九尺,八人抬大轿可进出自如。门前条石墁地,大门门廊两侧形成八字门墙,正门两侧的门墩上石鼓高1米余。鼓面凿有人物,左边内容为醉酒月夜桂花下,右为松下品茶,因为均有局部的破损,不能判断更确切的内容。门墩上分别雕有青牛、羊、鹿、象等动物形象。一进天井隔开前后厅堂。正厅前的天井周边用石板砌成一周,只在厅堂中间轴线上空出一块,因此形成八个收头。八个收头上站立八只石狮子(仅存其五),左右顾盼,形态十分生动。六块护栏石板,今只剩其四,双面均有浅雕双龙,首尾相接,雕工精巧,造型遒劲古朴。整个国师府似乎显得并不特别高大突出,主要是其精美的石雕,非普通民居可比。地面除开天井当中以及四周一圈铺砌条石,其他全由石灰、黄土、细沙混合糯米粥手工捶成,十分平整光洁。
  正厅堂上,挂着一块清代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刑部事务王鼎所题赠的“忠孝传家”大匾。匾下两侧镌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上最难得的兄弟”的木条幅。四周梁上木雕的人物图案据说均取材于三国、水浒等历史故事。但均在“文革”时被毁,从残留的凹凸痕迹上还可以见出其雕工的讲究。围绕天井四角的厢房,镶有二十四扇隔扇窗户,隔扇的窗棂是由蟠螭状木条组成,每扇窗户都拼接有四条蟠螭龙首。
  穿过侧门,左厅还有许多房间均已破败,出西门是后花园,园内建筑、花木早在七十年前毁于日寇炮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