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技术曾被视为电影和视频演化史的下一个重大革新,是音效、色彩和宽屏格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继往开来的新事物。然而,除了像《阿凡达》(Avatar)这类大片上映时激发了观众的热情,拉高了影院票房之外,3D技术在家庭中并没有真正获得追捧。上市三年后,人们对3D电视机的兴趣已经大不如前,哪怕它的价格已大幅回落。 3D电影在电影院还只是一个小众市场,不过其市场地位颇为稳固。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称,3D电影占2011年票房总收入的19%。虽然3D电视机普及的速度仍然缓慢,但人们对包括便携式游戏机和手机在内的其他类型设备上的3D技术的兴趣预计将不断增长。市场研究公司NPD集团(NPD Group)显示器研究部门(Display Search)预测,3D电视机最终将迎来销售增长,从2011年的区区2,500万台增长到2019年的1.8亿台。
此外,显示器研究部门还预测,3D技术将被运用到电视以外的几类产品上,包括手机和游戏机这类便携设备。任天堂(Nintendo)的3DS掌上游戏机就是这类设备中的一款热卖产品,它7月的总销量高达500万台。与多数3D电视机不同,这款游戏机采用了所谓的自动立体3D技术,用户无需佩戴特制的眼镜就能看到立体效果。
其实,必不可少的3D眼镜正是导致3D需求不振的主因,因而它也饱受各方指摘。NPD 显示器研究部的新兴显示技术(Emerging Display Technologies)副总裁詹妮弗•科尔格罗夫称:“主动式眼镜很贵,而且还比较笨重。”
由于每位观赏者都需要一副眼镜才能观看3D内容,否则图像会模糊不清,这个因素成为影响3D普及的一大障碍,而且事实证明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被动式眼镜则要便宜得多,LG些电视机厂商一直在推广被动式3D技术。迄今为止,只有东芝公司(Toshiba)推出过一款完全不需要眼镜的3D电视,但那些曾在1月份的消费电子展(CES)上看到过这款产品的人都对其价格和图像品质表示怀疑。科尔格罗夫补充称:“我们确实把这看成是购买3D设备的潮流开端,不过3D市场要发展壮大,必须是不需要额外配备眼镜,只用裸眼观看才行。”
而内容仍有赖于技术,但只需要看看任天堂的3DS就能发现,这一技术可能依然存在缺陷。比如说,立体效果更像是模拟的,而不是真正让人身临其境的3D环境。有些人干脆怀疑,无论是否需要眼镜,3D电视机是不是真地能让人对便携设备上的3D技术感兴趣。研究公司M2 Research的资深分析师比利•皮德根称:“我发现,要全盘接受这项技术有点困难,也没看出来它会如何产生‘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但我深信,很快所有电视机出厂时都会内置3D。到了这个水平,3D的渗透率就能得到提高了。”
还会有哪些类型的设备内置3D呢?其中一个可能是手机,但美国市场上至今还没这种产品。IHS iSuppli的移动媒体部门资深首席分析师伊恩•福格称:“除了LG公司,还没有哪家公司在日本以外的市场推出过3D智能手机。实际上,手机屏幕普遍不支持3D,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技术也不会大规模推广。”
分析师称,这项技术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变得更直观,并且要能应用于电视或电影之外的更多领域。福格称:“带有两个500万摄像头的3D手机是最直接的应用,这样用户就能创作自己的内容并在手机上回放。但是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许多游戏用这项技术就会有问题,因为许多游戏——如赛车类游戏——会用到加速计,这就要求用户倾斜设备。这会给用免费眼镜观看3D画面的用户体验带来问题,因为如果不直视这种画面,它看起来就会失真。”
而在用户的客厅里,应该成为杀手级应用——即游戏——的内容也并未如期推出。皮德根称:“微软(Microsoft)一拖再拖,索尼(Sony)一拖再拖,连任天堂也有点打退堂鼓的意思。这表明,市面上将会涌现出一大批3D电视机,因为有那么多厂商要卖这个产品,但这不意味着人们会看3D电视。只有当人们真正开始观看3D电视时,我才会相信这个技术的生命力。”
译者:清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