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 全力建设国家级开发区
十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建锋 2012-10-31
市委、市政府组织赴皖苏鲁豫五市学习考察,是一次推动思想大解放、实现认识大统一,全力吹响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冲锋号的重大举措。十堰经济开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规划先行,大手笔、高起点地抓好国家级开发区建设。
一、借鉴先进经验,主动发展,率先跨越。
一是正视差距,转变观念。开发区要以这次学习考察取得的经验为契机,冷静地分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认真学习借鉴四省五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实际,理清思路,把握重点,真抓实干,推动开发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科学谋划,与时俱进。开发区要紧盯目标,鼓励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壮大,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着力推进创新能力提升,着力推进城市建管水平提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迅速制定发展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在先行中创新,在先试中崛起,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争当全市跨越发展的先锋。
二、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科学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大师级规划、大手笔建设”的要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茅塔河为中轴线,高标准、高规格、高品位制定城市规划、园区规划、产业规划,实现开发区道路建设、路灯、绿化、美化、亮化和景观工程等功能配套同步实施,在不断加快全区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始终以“环境是第一资源”、“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提升城市品位,着力营造美丽怡人、更加人性化的发展环境。
二是加快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开发区将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既注重量的扩张,又注重质的提升。巩固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模具制造、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产业上下游,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加快东风小康30万辆发动机项目开工、十堰汽车材料物流城的建设,抓紧落实机场临空经济区和小河林安物流园的建设规划,全力打造中国·十堰国际汽车会展中心、中国国际汽车汽配物流中心,不断加快项目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三是推进项目建设,积聚强劲发展能量。开发区要全力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按照“在谈助推一批、签约落实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思路,全力确保年初确定的10万辆专用车、10万辆车身、红岩车桥、东风—派恩、雷雨科工贸、朗格电动车和东风EQ2030等49个重点工业项目顺利开工,提高项目集聚水平和发展后劲。大力实施园区发展战略,引导产业、工业项目、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建设千亿工业园区,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创造条件。
四是保障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平安和谐。开发区要把保障特困群众基本生活、集中安置倒房户、帮扶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作为头等民生大事来抓。全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严格落实信访维稳工作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接访”活动,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使城市管理步入现代化、科学化轨道。以茅塔河沿线改造为契机,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决制止、打击“两违”行为,按照“宜居、宜景、防洪、排污”的标准,建设开发区景观长廊。挖掘伽蓝寺佛教文化,加快龙门生态公园建设,努力使全区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开发区发展中分享成果、得到实惠,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勇于担当大任,真抓实干,服务社会。
一是转变工作作风,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继续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构筑推进开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精神高地。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思想过硬、敢于负责、业务精良、作风扎实、廉洁高效的干部团队。治理“庸懒软散”现象,提高政府公信力、干部执行力、制度约束力,形成爱岗敬业、干事创业、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是优化政务环境,助推企业加速快跑。强化调度,督促企业加快建设进度,加快解决项目投产、达产、达效的问题,确保提速增效。积极促进产业升级,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向主导产业倾斜,抓好项目深化技改提升,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注重工业运行分析,实行月报制度,及时反馈工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积极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环境,帮助企业摆脱资金困境。为企业相关手续办理提供灵活便捷服务,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作者单位:十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