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报 盛平)1938年9月上旬,日军开始向阳新进犯。1938年10月,阳新沦为敌占区,日军在阳新实行“三光”政策,扶植傀儡政权,推行奴化教育,犯下了滔天罪行。阳新人民积极反抗日本侵略,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1945年8月,接受了驻富池口、陶港、白沙铺、三溪口、排市、星潭铺等地日军投降,阳通县委消灭了驻太平塘的拒降日军,阳大县委消灭了驻 源口、黄双口的拒降日军,从而结束了日本在阳新长达7年的法西斯统治。
针对日军进攻企图,国民党当局制定了武汉会战的作战计划。阳新是阻击日军溯江突袭武汉、向西切断粤汉线的战略要地。第九战区司令陈诚决定在阳新部署了富河流域阻击战,阳新作战由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指挥。
1938年6月,第九战区利用富河南北山地阻敌西进决定在阳新修筑鸡笼山—枫林—排市、荻田桥—三溪口—东源、海口—潘桥—白沙三道防御工事。命令下达后,阳新数万名劳力日夜苦干,仅用1个月时间完成各种军事工事修筑任务。7月初,当战斗还在九江一带激烈进行时,阳新征用各种船只万艘次帮助第九战区所属部队往返渡过富河和网湖,保证部队及时到达指定位置投入战斗。
9月上旬,日军飞机轰炸 源口、黄双口,炸毁民船多只,对阳新县城进行了多次轰炸。13日,日军出动飞机多架,再一次轰炸县城,城内商店、民房及医院等非军事设施被炸起火。
19日,日军突破守军第54、13军防线并向坡山、黄桥猛攻。当晚,守军除留一部在正面诱敌深入,主力转至阳瑞公路两侧山地,待机围歼深入之敌。日军在侵占黄桥、坡山后不敢急进,将主攻方向转向公路北翼的鸡笼山。激战中,守军第18师师长李芳彬擅自率部退至朱婆山阵地,致使围歼深入之敌计划落空。此后,日军以沿江和排市为主攻方向。第2兵团遂将其防御划分为排市、阳新县城、沿江3个区域阻敌西进。
沿江方面:日军占领鸡笼山后,又向朱婆山、背膀山发起进攻。21日,朱婆山失守。22日,第193师奉命抽调一团兵力增援背膀山守军。23日,守军第18师师长李芳彬拒不执行死守命令,乘一小舟向阳新县城逃走,该师余部退至半壁山。29日,日军集中兵力猛攻半壁山要塞,守军第193师及要塞炮兵冒着炮火、毒气进行了英勇还击,打退日军多次进攻。10月4日,日军出动32艘战舰和80余架飞机对半壁山进行毁灭性的轰炸,半壁山弹丸之地被炸成焦土。午后,半壁山要塞失守。10月12日,日军占领 源口。
阳新县城方面:24日,日军第九师团一部推进到富河南岸的峡山刘、朱家田畈一带,受到当地抗日军民的顽强阻击,伤亡惨重。日军为越过水面攻取县城,派出工兵在五里桥处扎制浮桥。10月1、2两日,守军炮兵对日军架设的浮桥进行炮击,迫使日军放弃架桥强渡计划。10月4日,当半壁山要塞失守后,日军派出大批汽艇溯河而上,协助南岸日军对县城进攻。在后来10多天,日军乘汽艇多次进攻均被击退。10月15日,日军出动汽艇10艘,在炮火掩护下在县城下游宝塔处登陆成功。次日,日军分别从宝塔处和南岸两个方向向县城进行登陆。县城守军顽强作战,击沉日军汽艇2只,迫使其败退原处。10月17日,由于县城两翼河防为日军攻破,第2军团命令部队撤出县城。当天,日军便渡过富河,攻占县城。
排市方面:9月23日,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在玉岭山遭到第60军184师的顽强抵抗。次日守军第184师与第54军阻敌于午后,达到预期目的后撤至汤公泉、陈家祠一线。27日,日军出动飞机大炮向吉山铺、汤公泉、刘家山等地进行全面轰炸,并占领汤公泉等地。次日第54军84团奉命向汤公泉反击,战至午后4点,连克7座高地,双方伤亡数百。9月30日,日军大肆进攻石梯,我守军184师1085师团猛烈还击。10月1日,日军乘清晨大雾,又大举进攻石梯,守军1085团在伤亡较重的情况下,仍顽强抵抗。日军见战局难以预料,就施放毒气,我1085团官兵纷纷倒地,伤亡殆尽。后经1086团一部增援,战历1小时之久,又伤亡惨重。入夜,第184师奉命撤至栗树尖、仰天堂一线。10月2日下午,4000余名日军分三路向仰天堂184师阵地围攻,第60军军长卢汉命令第184师与阵地共存亡。10月4日下午4点出动大批飞机对184师阵地投掷毒气弹,致使守军伤亡过半。10月6日,日军出动汽艇百余艘,在炮火掩护下在华塘渡河成功。在渡河同时,日军第九师团丸山支队接应日军第27师团。日军第27师团与守军85军第4师在龙港东南部发生激战。18日,日军第27师团在星潭铺渡河成功。至此,第2兵团在富河的防线均被日军突破。其后,第2兵团又在小箕铺、沿埠头、三溪口、阳辛镇、慈口、太平塘等地组织区域防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