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
彭墩村休闲农业超越发展的启示
——关于如何把李行农业示范园建设成为特色休闲庄园的设想
龚晓飞
10月30日,我们一行八人驱车到钟祥彭敦村现场参观学习他们兴建休闲农业项目的做法。所见多闻,让人耳目一新,感慨很多,想法很多。我们认为,彭敦之所以能够做出今天的成绩,除了它具有先天的自然优势以外,更主要的是他们村的带头人有一种做实事做大事的胸怀胆气。他们的许多做法,可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一、村殷民富、公园化建设是彭墩村最大的特点
彭墩村位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西端与荆门市东郊区接壤的一个偏远丘陵地区,距荆门市中心城区15公里,全村9个村民小组,317户1159人,版图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11亩,林地377亩,水面2800亩。
自2006年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彭墩村与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产业联姻,走“以企带村,村企共建”的发展之路,共同创造了“彭墩模式”,彻底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一举成为湖北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1000元,比2005年的2500元增长3.4倍,先后获得湖北省“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础党组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公司总经理、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张德华也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成为著名的全国十大村官。
彭墩农业产业。通过6年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种植、养殖、酒店服务(干部培训)、乡村旅游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具体为:种植业有6000亩的优质水稻、2000亩有机蔬菜、2080亩生态水莲等;养殖业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樱桃谷种鸭繁育养殖基地、美国“枫叶”祖代种鸭场、10万只蛋鸡场、2000亩水产养殖基地;酒店服务业有占地35000平方米的彭墩花园酒店,即湖北省彭墩新农村干部培训示范基地;乡村旅游项目有种植、养殖、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村容村貌、现代农民住宅小区、彭墩公园、彭墩古镇、商业中心等;农副产品加工有彭墩腊货、蔬菜、水产食品和苦荞茶等特色产品加工厂。目前他们还在村里开发房地产对外销售。
千万村庄千万景,彭墩这边为何风光独好?
“农村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农村,田园中的公园,公园中的田园”,把湖、山、树木、传统建筑融合为一体,形成一种诗意景观,是彭墩村的最大特点。
2006年,彭墩村牵手青龙湖公司,开全省之先河,探索出迁村腾地、村企共建的“彭墩模式”。
彭墩村提供土地和人力,青龙湖公司提供资金和管理,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规模农业。建成6000亩优质稻、2000亩有机蔬菜、2080亩生态水莲、2000亩健康水产养殖、10万只蛋鸡、12万只种鸭、2000万只鸭苗孵化的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全村110名村民就地就业,125户村民入股青龙湖公司,组建优质稻生产、蔬菜种植和农机作业3个专业合作社,280户村民获益。
在有机蔬菜基地,日光大棚齐整地分列道路两旁。路边硬化的灌渠里,潺潺清水流入瓜菜园。合作社叫种啥就种啥,种子、肥料、技术、销售都不用操心。一家两口承包3个棚,每年可得将近4万块钱的工钱。再加上土地入股和打零工的收入,每年收入可达7万元左右。
“彭墩蔬菜”注册了国家商标,直接供应周边城区各大超市。现已投产的86个日光大棚,产权为村集体,每个大棚年收入3万元,与农民五五分成,村集体每年收入130万元。全村2080亩的生态水莲基地,由企业向彭墩土地存贷合作社租借,每亩租金1100元,逐年递增,仅此一项可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230万元。
去年,青龙湖公司种鸭场、养鸡场、水产养殖基地总产值过亿元,带动周边17个村3000户群众发展养殖业。入股的15户农民,每户分红2万元,村集体分红20万元。截止2011年底,彭墩村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5万元,与2005年相比,6年翻了3番。
二、循环经济、立体开发是彭墩村发展村级经济的有效模式
我国休闲农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它的发展轨迹概括起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早期兴起阶段(1980-1990年)。主要是靠近城市和景区的少数农村根据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自发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观光、举办农业节庆活动等,呈现单一的农村观光特点。
二是初期发展阶段(1990-2000年)。主要是靠近大、中城市郊区的一些农村和农户利用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环境和特色农产品,开办了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开展采摘、钓鱼、种菜、野餐等多种旅游活动。体现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的特点。
三是初具规模阶段(2000年- )。主要是融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保健等功能,加上各级政府逐步关注和支持,休闲农业初具规模,体现拓展农业综合功能的特点。
目前彭墩村的发展模式,走的是第三种路子。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循环利用、立体开发。
1、循环农业。彭湖烤鸭是彭墩的招牌菜。烤鸭的背后就是彭墩的循环产业链。2007年3月,他们引进种鸭。随后,12万只种鸭养殖场、2000万只鸭苗孵化中心先后建成投产。彭墩周边17个乡镇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实现“统一供苗、供饲料、防疫、收购”的养殖模式,肉鸭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只。全村每年产生鸡鸭粪达2000吨,全部经过处理,一部分成为水产养殖基地的生物肥料,剩下的全部进入有机蔬菜基地,作为有机肥料。彭墩村每年有2000吨粪污变废为宝。
目前,总投资6000万元的1000万只家禽分割厂、1000吨食品冷库、法国南特祖代种鸭场正在建设之中。20万吨饲料加工厂、家禽羽毛处理厂也将上马。
2、观光农业。2006年,彭墩村与企业合作,投资建成乡村大世界旅游景区,开发观光、娱乐、采摘等16大类的休闲项目。彭墩村有6000亩优质稻,都配备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虫子全部作为鱼饲料,农民每年增收100万元。他们兴建有大批别墅,年接待安徽、河南、武汉、襄阳等周边省市的游客15万人次。
占地200亩的农民公园,假山、喷泉、小桥流水与周边绿树相得益彰。公园不远处的青龙湖开阔敞亮,杨柳依依,如此安详柔美。青龙湖西边就是万亩生态水莲基地。盛夏赏荷花、摘莲蓬,当是别有韵味。
游田园风光、观特色农业、品农家美食……乡村游的兴起,吹鼓了彭墩农民的“钱袋子”。去年,彭墩接待游客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其中旅游收入2550万元,农产品销售收入1.45亿元。
目前,彭墩围绕争创国家4A级休闲农业景区的目标,加快建设一系列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项目,着力打造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三、把李行农业示范园建设成为特色休闲庄园的设想
1、高起点规划,把“农业产业区域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农村面貌景观化”作为李行农业休闲园区发展的明确目标。李行农业休闲园区虽然现在才刚刚起步不久,但只要方向对头、目标正确,仍然是处处充满商机,发展潜力无穷。
2、项目功能区和空间布局要科学合理。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把项目功能区划分明确。项目功能区定位包括:功能定位、形象定位、主题定位;哪些功能区突出农业种植观光产业,哪些功能区突出农庄人文景观,要做到主次分明,相得益彰。
3、做好战略性的营销策略与促销方案。这些方案包括:李行农业品牌开发策划、李行农业公司品牌形象宣传策划、李行农业产品促销策划等。
4、突出农业特色和文化特色,两者相融相依,不可偏废。除了在园区内兴建传统农业园、现代农业园、科技农业园外,还可根据襄阳本地的人文民俗资源特点,建设襄阳名人园、趣味运动园、珍禽养殖园、陶王岗村村史博物馆等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