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日 于 2012-12-6 16:42 编辑
阅读近几日的新闻,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变化。在中纪委书记召开的座谈会上,歧山同志要求专家学者不要念稿子。而之后,国务院李克强同志在主持的工作会议上也是经常打断发言者,直接发问,要求“脱稿讲”。 新一届群体出现的变化,更加亲民和务实。 “脱稿讲”其实并不是很困难,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大小小的官僚,专家教授都离不开稿件了,逐步脱离群众,远离实际。要么是空话,要么是胡说。说者乏味,而听者无趣。 提倡“脱稿讲“如一股清新之风,让人耳目一新。“脱稿讲”首先就要求发言者要了解情况,不要照本宣科,浮在水面。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空洞浮夸、本本主义面临“脱稿讲“的挑战。一些高高在上的官僚,一些脱离现实生活的学者,迷信报告、汇报、文字,不深入一线、基层去掌握一手情况,不去真实的了解民生痛苦。想当然,迷信理论,与现实脱节,成了学究,变得迂腐。 不要等到某日被人发问,才慌不迭的喊:秘书,秘书,这是怎么回事?而学者呢?急急忙忙翻着书本:等等我查查书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让问者无语,观者笑话。 其次“脱稿讲“言下之意也是允许发言者要讲真话,不要害怕讲错。 拘泥于讲稿,一方面可能是发言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发言者害怕讲错,不敢大胆的讲出真理与事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统一于文字稿件的发言肯定是受到很多意识形态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只有放下这个包袱,轻装上阵,才敢畅所欲言。讲出事实,“天不会塌的”。不要过多的担心是“引蛇出洞“还是”叶公好龙“。”脱稿讲“即使观点、看法可能还不是很成熟,还很幼稚、片面、肤浅,但真实的话语远胜繁文缛节的大话、套话、空话。多听真话,多听实话有利于行。相信听者也是愿意听真话而不是恭维与奉承。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提倡“脱稿讲”也是提倡平等对话,平等的话语权。言者无罪,“脱稿讲“也指明了这一点。 在现实中,媒体代表了公民的发言权,领导代表了下属的发言权,一个当派代表了所有当派的发言权,狼代表了羊的发言权。而文字的稿件如报告类则代表了发言者的话语权。让发言者“脱稿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赋予发言者的固有言论自由。让发言者讲讲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言论自由,才能辨伪存真。只有言论自由,才能集思广益。 “脱稿讲“必将成为一种潮流。熟悉与不熟悉的官员、学者、专家、公务员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了。在自己的领域,要做到心中有数,有问必能回答,否则以后怕是吃不开了。 (2012/12/4观日于鄂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