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73|回复: 3

[魅力阳新] 阳新224个孩子吃上“免费午餐”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41

主题

3289

帖子

4249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249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12-13 12: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注意餐饮安全!一件大好事,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12-13 12: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监督与安全
  学校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采购
  资金每天微博公示
  就公众关心的资金透明和食品安全问题,记者昨日了解到,倪家小学吃午餐的具体支出每天都在微博上公示,学校也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采购。
  今年5月,向“免费午餐”基金会提交申请表后,倪家小学开通了新浪微博“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倪家完小”。学校机房有一台电脑,校长万维舟每天发微博公示资金使用情况,以接受免费午餐基金会及广大网友的监督。
  昨日,万校长在微博中写道:“12月12日,我校就餐人数255人,消耗大米70斤计182元,肉30斤计390元,红萝卜60斤计72元,包菜70斤计56元,菜油、味精等佐料203元,总计人民币903元,剩余善款18510.15元。”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受众人关注,如何保证倪家小学学生的食品安全?阳新县教育局学生食品安全和后勤保障办公室主任汪承全告诉记者,学校已经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采购。
  此外,县卫生监督局也会对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督检查,从业人员需有健康证,食物储藏室要防鼠防蝇,食物不能放在地上,需放在距离地面30公分的木架子上。检测合格,卫生监督局会颁发卫生许可证。


  难题
  用电不便用水紧缺
  6月就开始拨款,为何到12月才开餐,万校长道出了自己的难处。蒸饭车需三相电,但学校用的是单相电,他们去电力局询问,开户及安装、材料等费用约14000元。学校拿不出这么多钱,想了很多办法,目前先交给电力局2000元钱,其他钱暂时欠着,已安装上两块电表,保证蒸饭机能正常使用。
  此外,水也成了难题。学校的用水是从山上引过来的,冬天是枯水季,经常会面临没水用的问题。“我想在学校附近打口井,这也得花些钱。”
  万校长还想将餐厅隔成两间,和一些学校的食堂一样,一边打饭菜,另一边学生坐着吃饭,但这也需要钱。


  申请四所学校两所获批
  县教育局:会继续争取
  阳新县教育局学生食品安全和后勤保障办公室主任汪承全介绍,该局向免费午餐基金申请四所学校开餐,其中包括倪家小学、下容教学点,龙港镇毛洞教学点(学生40人)、排市红山教学点(30人)。目前,下容教学点及倪家小学开餐,其他两所学校未通过免费午餐基金的审批。
  “恩施鹤峰实行2+1(每顿午餐政府出1元,免费午餐基金出2元),但阳新与鹤峰不同,鹤峰全县4000人开餐,阳新在校小学生约8万人,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汪主任说,教育局会努力向免费午餐争取,希望更多学生中午吃上新鲜饭菜。


  链接
  恩施州鹤峰县已全县开餐
  去年10月,恩施州鹤峰县高原小学成为湖北免费午餐开餐首站,随后,鹤峰县其他学校陆续开餐。目前,该县4000小学生已吃上免费午餐。
  本版稿件 本报特派记者 黄敏
  昨日中午,阳新县王英镇倪家小学免费午餐开餐,学前班一位小朋友吃得手舞足蹈。本报记者 李岿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2-12-13 1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江商报消息
  倪家小学免费午餐开餐,第一顿是大白菜、胡萝卜和红烧肉
  经过7个月的审批、准备及“鸡蛋测试”,阳新县王英镇倪家完全小学(以下简称倪家小学)终于于昨日开餐。
  去年,本报联合“免费午餐”基金,在恩施州鹤峰县推行全县免费午餐。今年5月,本报“长江公益·免费午餐”再次出发,与免费午餐志愿者到黄石阳新县5所学校探访。
  昨日,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倪家小学迎来开餐,孩子们吃上了热腾腾的大白菜、胡萝卜和红烧肉。11月1日,该县排市镇下容教学点也已开餐,学校21个学生吃上了免费午餐。


  审批、测试,7个月的等待
  阳新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但因不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未纳入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全县完小、初小及教学点400余所,近两万名小学生午餐得不到保障。由于离学校较远,孩子们有的从家里带干菜到学校蒸饭吃,有的买方便面当午餐。
  倪家小学创办于1965年,已有47年历史。设有学前班到六年级共7个年级,共224个学生,13个老师。除少部分低年级的学生回家吃饭外,其他学生都在学校蒸饭吃。
  今年4月,阳新县教育局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提出申请,希望在该县小学实施免费午餐。今年5月探访后,校长万维舟向“免费午餐”递交了申请表。
  经过7个月的审批、准备及“鸡蛋测试”(在一两个月内,学校每天给每个学生煮一个鸡蛋,在微博上公示金额,旨在培养、评估学校持续更新微博的习惯,让学校接受社会监督),倪家小学终于于昨日开餐。


  买设备钱不够学校自掏三千
  校长万维舟介绍,今年6月,“免费午餐”基金给学校汇款9000元,用于鸡蛋测试,鸡蛋测试用了5000多元,还剩下近4000元。11月,“免费午餐”基金又汇来24000元,其中8000元用于购买设备,15000元用于孩子们每天的午餐。
  学校添置的设备,万校长制作了一份《倪家完小食堂餐具添置一览表》。在这份表格上,记者看到,学校共购入蒸饭车、炒锅、餐具、煤气坛、冰柜、消毒柜等25项设备,花费11339元。“多出的3000多元,由学校从公用经费当中挤出来。”万校长说,目前,用于孩子们午餐的费用共有19000余元。
  万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240人就餐,每人3元,一天720元,一周3600元。“19000多元也只够用5个多星期。”
  今年5月,本报探访阳新后,宿管员周凤琴、“豆豆妈妈”等人来到本报,共捐款1700元,并指明要给孩子们买鸡蛋。1700元一共买了2429个鸡蛋,昨日已由本报转交给倪家小学。


  下容教学点已开餐
  阳新县排市镇下容小学是后山学校的一个教学分点,三个年级共21个学生,2位老师,他们每天的午饭就是腌菜加面条,再放点酱油着色。
  11月1日,下容教学点开餐。该校由24位网友定点捐助,每人捐款1600元,为孩子们提供2年的免费午餐。目前,学校购入了新的厨具,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饭菜。


  现场
  孩子们大口扒饭
  差点没把脑袋埋进饭盒里
  昨天中午,记者赶到倪家小学,见证了开餐时孩子们脸上快乐的笑容,也和他们一同分享了这来之不易的盘中餐。味道,还真不错。
  早上9点半就开始炒菜
  昨日中午11时许,记者到达倪家小学,孩子们正在上上午最后一节课。厨房位于学校一侧,大门口放着四个红色大盆,一进厨房就闻到一股胡萝卜的香味。
  学生11点40分下课,42岁的厨师王火青正在加紧给孩子们准备午饭,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还把丈夫叫来帮忙。
  新买的两个蒸饭机放在厨房一角,正冒着热气,一旁的桌子上放着三个大菜篮,里面装着切好的大白菜。煤气罐连着煤气灶,直径一米的大炒锅内正炒着胡萝卜。铝制铁盆内装着已经炒好的菜,其中还有一盆红烧肉。
  “蒸饭机蒸了70斤米,蒸好饭要用1个小时。”王火青说,早上9点半就开始炒菜,60斤胡萝卜、70斤白菜,还有30斤红烧肉,要炒上5锅。
  厨房另一间房内,堆着刚从县城买来的米和蔬菜。倪家小学会计王老师介绍,学校一周去县城采购一次,上周刚买了20袋大米、360斤胡萝卜、400斤包菜,还有200斤大白菜,花了960元钱。“村里小卖部也去县城进货,一起包了个车,花了150元路费。”王老师说。
  为了方便学生就餐,学校将靠近厨房的图书室及学前班教室空了出来做餐厅,并在门口钉上了一餐厅、二餐厅的牌子。每个教室放了8张红漆桌子,一、二、五年级在一餐厅吃饭,三、四、六年级的学生在二餐厅吃饭,学前班的孩子年龄太小,被安排在自己的教室内吃饭。


  饭粒掉桌上,捡起来继续吃
  11点40分,中午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从教室里蜂拥跑出,按照事先划分好的位置,迅速进入餐厅,10来个人围成一桌。万校长走来将靠墙的桌子往外拉开,老师从柜子里取出餐具发给学生,每人一个铝制餐盘,大一点的孩子拿筷子,一年级的小朋友用勺子。
  学生叽叽喳喳地在教室等待,等不及的学生还跑到厨房门口看。厨房人手不够,老师都过来帮忙,把蒸饭车内的餐盘拿出来送到餐厅,蒸好的饭被分成小块,每块差不多2两重。
  12岁的倪王好是五年级的学习委员,负责给每位学生打饭。班上共31个人,在她前面排起了长队。打完饭,老师又送来三盆菜,一盆胡萝卜、一盆白菜,还有一盆红烧肉。一个小男生走到王好面前,觉得王好夹的胡萝卜不够,让她多夹点。有几颗饭粒掉在桌上,小男孩捡起来,放进盘子里继续吃。


  几乎看不到盘子里有剩饭
  一餐厅另一边坐着一年级的小朋友,每人手里拿着一个橙色饭勺。老师站在前面给盛好饭菜,孩子们自己端回桌子上吃。
  红鼻子的张子恒,低头大口大口地扒着饭,就差没把头埋进盘子了。饭不烫,他吃得很快,不到5分钟就一扫而光,拿起盘子去让老师添饭。“这些小孩子下课就喜欢到处跑,活动量大,吃得也多。”语文老师石老师说,有的小孩子中午能吃三四份饭。
  倪王好家住在横溪村,她比别的孩子幸运,爸妈都没出去打工。但是她周末回家,吃的也都是白菜萝卜,很少吃到肉。“在学校还能吃到肉,不用每顿都吃干菜了,以前肚子没油水,很早肚子就饿了。”王好边吃饭边告诉记者,显得很开心。
  孩子们吃饭,老师在旁边监督。见孩子盘子里饭菜不够了,马上帮忙添上。12点30分,孩子们吃完饭,几乎看不到盘子里有剩饭。
  吃完饭的孩子跑到厨房洗手,王火青总要问一句“吃饱没,好不好吃?”不少小朋友们回答“好吃,比在家里吃得饱”。


  菜谱
  每天菜谱有三种选择 两天加次餐
  为了保证孩子能吃到不同的菜,倪家小学制定了“免费午餐一周菜谱”。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三种选择,如周一可选择“酸菜、萝卜”或“白菜、土豆”或“红萝卜、大白菜”,由值班老师任选一种。隔两天,会加个汤、豆腐或者加点肉。
  菜谱中为什么没有鸡蛋?万校长解释,湖北省推行营养改善计划,阳新县是试点之一,每天免费给学生发一个面包或鸡蛋,要求午饭后吃完。不过孩子们常把面包留到第二天早上吃,或拿回家给爷爷奶奶吃。


  人物
  “弟弟没有免费午餐吃,我把面包留给他”
  今年5月探访时,本报曾报道了五年级学生王芷若。她的妈妈带着眼睛有毛病的爸爸在外打工,芷若和奶奶借住在人家的旧房子里。她成绩很好,几次想退学都被班主任劝回。
  如今,王芷若已升入六年级。她的木箱子里依然放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米、干菜、萝卜、粉丝、油盐等,但分量少了很多;5块粉丝到周三还剩下4块。“中午吃得饱,晚上不怎么饿。”
  学校每天发的一个面包或鸡蛋,芷若留到周五,拿回家给弟弟吃。弟弟8岁,在王文小学上三年级。“他没有免费午餐吃,我把面包留给他。”王芷若说。
  昨日中午,芷若吃了两份饭,随后和同学在操场玩耍。“爸爸经常打电话回来,他也知道了免费午餐。”芷若对爸爸说,吃得比以前好,比以前饱;爸爸对她说,有好心人关心她吃得好不好,她更加要努力学习。


  声音
  跑来看“稀奇”,家长很感激
  “天下真的有免费午餐,谢谢你们”
  昨日中午,47岁的孙女士来小学看上学前班的外孙女王依晨。“周一周二学校试运行免费午餐,很多家长来看是不是真的,孩子能不能吃饱。”万校长说。
  王依晨今年4岁,住在大湖村,爸妈在浙江打工,把依晨交给外婆带。之前,依晨一到中午就回外婆家吃饭;这几天学校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午餐,孙女士每天都过来看看。“家里每天吃白菜萝卜,她在这儿还能吃到家里吃不到的菜。”
  王婆婆的小孙子也在倪家小学上学前班,“有时候,我和他爷爷顾着农活,没给他弄午饭吃,他就饿着肚子上下午的课。”王婆婆带着歉意说,“前两天他回家就和我说,别人的奶奶都去看了,就我没去,今天特意来看看。”
  看到小孙子碗里有肉,王婆婆感叹:“天下真的有免费午餐,谢谢你们,太开心了。”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77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中山市 2012-12-14 17: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保证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