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涂家老大

【2012年展】涂家老大+井冈山毛竹赞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0

882

主题

6754

帖子

6756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1-2 09: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场豆豉记趣   一文已刊湖北日报2013年1月2日第3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7

284

主题

4294

帖子

6326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326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3-1-6 16: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子本身就是诗,井冈山更赋予了竹子坚韧不拔的性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0

882

主题

6754

帖子

6756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1-21 09: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夫子 发表于 2013-1-21 07:36
多次读到作家发表的佳作,先生的文,我是每篇必认真读几遍,特别是背豆折上京的那个细节,很风趣幽默,而且 ...

谢谢大家!我会努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7

460

主题

7113

帖子

896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96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1-21 07: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次读到作家发表的佳作,先生的文,我是每篇必认真读几遍,特别是背豆折上京的那个细节,很风趣幽默,而且先生驾驭语言老练,自然,朴实,不扭捏作态,可见先生的阅历之丰富,向先生学习,希望多来分享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重庆
精华
0

0

主题

25

帖子

50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50

IP属地:重庆市

发表于 重庆市 2013-1-22 13: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0

882

主题

6754

帖子

6756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1-31 07: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4o0xihe 发表于 2013-1-23 08:59
写得很好,有文字功底!!!!!!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92

21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50

IP属地: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河南省郑州市 2013-2-2 20: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0

882

主题

6754

帖子

6756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2012-12-16 14: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井 冈 山 毛 竹 赞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著名散文作家袁鹰在他的《井冈翠竹》里点题惊叹!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的日子里,走红军挑粮小道,登黄洋界哨口,拜小井红军烈士墓,上茅坪八角楼,听老表讲井冈山斗争中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我要说:井冈山,最令人敬重的是有着毛竹般品格的共产党人。
井冈山毛竹,挺拔向上、坚韧不屈的竹。竹,挺拔,修直,向上,迎着阳光雨露,一个劲地勃勃生长;竹笋破土时,哪怕十斤、百斤顽石压顶,也要顶翻石头,敢于抗争。共产党人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就像毛竹一样,为着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不屈不挠,乐“为主义而牺牲。”1928年11月27日,历经艰难险阻的红五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到达江西宁冈,同***、朱德领导的红四军胜利会师。国民党蓄谋已久对井冈山根据地实行第三次“会剿”的计划立即启动,1929年1月1日,国民党调集湘赣两省6个旅计18个团约3万兵力,分五路向井冈山扑来。1月4日,红四军、红五军在宁冈县柏路村召开会议,***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为求得在外线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敌人的“会剿”,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由***,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迂回敌后,到外线打击敌人;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刚刚上山的红五军和王佐率领的红四军第32团及部分地方武装约800人留守井冈山,抗击敌人。以区区800人抗击3万敌人的“会剿”,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一书里说:“我知道这是一个严重而又危险的任务。”彭德怀召集红五军党委会议,“一种意见认为:我们是来取联络的,任务已完成,应立即回湘赣边区,传达‘六大’决议;一种意见是接受前委指示,保卫井冈山后方,使红四军主力安全脱离敌军包围,向白区发展。”彭德怀从大局出发,对大家说:如果红四军主力不向外发展革命地盘,就难以克服物质上的困难,也难以粉碎敌人的“会剿”阴谋;假若红四军全部撤出井冈山,辎重、后勤机关和伤病员又势必增加大部队行动上的困难;红五军不能只顾自己的损失而不顾红四军的发展,更不能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而不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艰苦的守山战斗开始了。1月26日,敌军向井冈山五大哨口发起一次又一次猛烈攻击,彭德怀、滕代远率守山军民奋起反击,浴血奋战三昼夜。《彭德怀自述》里写到:“时值严寒,天下大雪,高山积雪尺许,我的干粮袋炒米丢失了,我不愿别人知道,两天未吃一粒米,饥饿疲乏,真有寸步难行之势。可是枪声一响,劲又不知从哪儿来的。”“劲”从哪儿来的?是什么支撑彭德怀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象竹笋顶翻顽石一样,奋力抗争?《彭德怀自述》里作了回答:“在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根据地的问题上,我在1927年冬,1928年春就注意井冈山。……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对毛润之的敬仰。”“……直接接触了***同志,使我对他更加敬仰。”这种敬仰,应该是对一种崇高理想信念的敬仰。正是有了这种敬仰,使得一大批共产党人聚集在***的旗帜下,如井冈山的毛竹一样,挺拔向上,坚韧不拔,宁裂不弯。
井冈山毛竹,两袖清风、无私奉献的竹。松、竹、梅被人称作“岁寒三友”,“梅、兰、竹、菊”有“四君子”之美誉。人们之所以礼赞竹,是仰慕竹的品格。在井冈山小井红军烈士墓左侧的小山包上,一块普普通通的墓碑上镌刻着“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11个大字。曾志,湖南宜章人,这个湖南省立三师范毕业的才女,1928年4月随湘南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1928年,她和丈夫添了一个男孩,因战争的需要,她不得不将出生不久的骨肉托付给当地石姓农民代为抚养,取名石来发,祈盼“时来运转”。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她的至亲骨肉。1952年,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曾志,终于见到了24岁的石来发。石来发8岁时,养父养母双亡,靠乞讨度日。解放后,石来发分了田,娶了媳妇,成了井冈山大井村拿工分的农民。人们以为石来发找到当了高官的母亲,再也不用当农民了,可曾志让他重回井冈山,继续当农民,她说:“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井冈山务农呢?”石来发服从了母亲的决定,在井冈山上担任了几十年的护林员,不辞辛苦地穿梭在莽莽林海里。1998年,曾志魂归井冈,儿子石来发见到母亲的骨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长跪不起……在曾志的墓旁,埋葬着1929年1月在小井红军医院被国民党枪杀的130多名重伤红军战士,曾志是当年医院的党支部书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心里就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曾志正是用一生的行动证明了这一至理名言。
井冈山毛竹,高洁凌风、忠贞不渝的竹。竹,两“个”不分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象征着团结,象征着爱情。井冈山斗争时期,正是共同的信仰,无数革命者如激流归大海般来到井冈山,这里没有荣华,没有富贵,有的只是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甚至随时会牺牲宝贵的生命。在井冈山,流传着一则无字家书的动人故事。陈毅安,黄埔四期生,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指挥员之一。1927年9月参加***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随部到达井冈山。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日子里,他在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一封信里写道:“我天天跑路,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愉快,较之前过优美生活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1929年1月,陈毅安随彭德怀留在井冈山守山,左腿被击穿,大小便不能自理,彭德怀派人用担架把他转移到湘阴老家养伤。1930年6月伤未痊愈,陈毅安即告别老母和新婚的妻子,重返战场,行前对妻子戏言道:“如果我哪天不在人世了,就会托人给你寄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等我了!”妻子猛然捂住了他的嘴。就在当年8月初攻打长沙的战斗中,陈毅安光荣牺牲了。一年以后,李志强终于盼来了丈夫的信,那是盼望已久的来信,李志强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封无字家书,想到陈毅安的戏言,李志强猛然失声痛哭。这封无字家书,是陈毅安的战友忍了一年多才发出的。陈毅安牺牲后,在他的上衣口袋里发现了一张沾满了血迹的照片,那是一张已经被炸烂了的与妻子的合影照片。这张照片被军长彭德怀保存下来,传给了烈士后代。李志强历经千辛万苦把他和陈毅安的孩子哺养成人,把与陈毅安的100多封充满深深情爱的信件保存下来,交给了组织……
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的日子里,通过学唱井冈山歌谣,我有幸“结识”了井冈山下的池煜华。池煜华青梅竹马的丈夫是与项英、陈毅齐名的李才莲。李才莲是中共中央分局委员、少共中央分局书记。1929年大年初二,新婚第三天,李才莲就上了前线。1933年池煜华得知李才莲住在附近的七里坪,步行五六天,终于见到了李才莲,还见到了***、周恩来等领导人。池煜华象所有的妻子一样,希望和丈夫在一起,不再分离,李才莲说:“带着家属打仗不方便,你还是回老家干支前工作吧!”临行前,李才莲送给池煜华一面镜子,说:“战争时期,消息不是很确定,如果有人说我死了,千万不要相信,记住!等着我!”解放后,池煜华带着这面镜子,踏遍了赣南的山山水水,寻找自己的丈夫,她坚信,李才莲会回来的;每天,她都要站在门坎上张望一下,李才莲会不会从山那边走过来,门坎都站成了马鞍形;每天早起,她第一件事就是对着丈夫留给她的镜子,细细梳头……直到90岁时她瞻仰烈士陵园看到李才莲的名字,她还坚信:李才莲会回来的,会回来的……感谢电视台为我们留下了池煜华坚毅的形象和来自心灵的歌声,老人的山歌唱得如泣如诉:“你说了回来的,怎么么还不回来!满山的杜鹃花也红了,你该回来了!……”听着池煜华泣血的歌声,我潸然泪下。2005年4月,95岁的池煜华老人走完了人生旅程,把凄美的爱情绝唱留在了人间。——井冈山的毛竹啊!你青翠脱俗、亭亭玉立,莫不是井冈山人忠贞不渝的情怀把你造就!
井冈山毛竹,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竹。1927年10月,***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开展了惊天动地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要在这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地方生存下来,没有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国民党嚎叫着“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对井冈山进行了多次围剿:他们每隔三、五天轮番上山烧杀一次,大井村被反复烧了9次,下井村被烧了13次,茨坪被烧了7昼夜。但是,团结一心的人民群众就象漫山遍野的毛竹,“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就有48000多人,如果按照井冈山斗争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计算,每天就有50多位先烈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着有名有姓的烈士15744人,还有3万多名烈士连姓名也没有留下。英雄无名,人民铭记。在纪念堂吊唁大厅,安放着一块“无字碑”。这块无字碑,是井冈山时期的红军战士谭家述将军从北京房山自费购买后送到井冈山的。无字碑,既是对朴实得象毛竹一样的无名英烈的缅怀,也是对人民群众这个铜墙铁壁的礼赞。
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的每一天,面对无数英灵,站在苍翠的毛竹下,我不断地在拷问自己的良心:假如我遇到井冈山斗争时期共产党人遇到的那些难题,我该怎么办?!我会怎么办?!
在井冈山,我一直分不清是井冈山人象毛竹,还是毛竹象井冈山人。就象朱德称赞井冈山为“天下第一山”一样,井冈山毛竹,也可以称作“天下第一竹”的。——毛竹,真该成为井冈山的市竹才是。
我要赞美井冈山毛竹!
我愿做棵井冈山毛竹!
   
(2012年7月1日写,时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参加2012年第8期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1

2万

主题

59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1840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4-7-8 17: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革命的毛竹!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