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日 于 2012-12-29 17:03 编辑
说真的,我是从不看电视的,平常都是呆在网络里。但即使如此,有些时候还是被家人所影响,耳濡目染到几句。比如今天,我就听到了印度的那起轮奸致死案件。 央视不可谓不专业,津津有味地一点一点的分析此案件。从受害者为什么要到新加坡治疗,到民众的游行示威,到印度为什么强奸案件频发,到现场采访直播。全范围,多视角地展现了这个案件。看完这个,家中老人语重心长的告诫:看看印度多乱,还是中国稳定好呀! 我苦笑,在米中找老鼠屎和在沙里淘金那是两回事呀。米再好,只要你认真寻找,总能找到几粒烂米或沙石或老鼠屎或秕谷。而在沙里淘金,那就得颇费周折。不晓得要淘多少吨沙子,花费多少人力,还要提炼塑造,就像树典型,模样一般。 传播学有一个定律叫:选择性定律。很通俗的解释就是,当你讨厌一个人时,那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讨厌。你选择性只看见对于你有利的证据而忽视其他。 所以换一个思维,对于同样的案件就会有不同的视角。比如政府安排受害者到外国治疗,可以理解为政府逃避人民监督,避开漩涡。但亦说明政府是畏惧人民的,公权力是受到约束的。 民众的示威游行在中国人看来也许是乱。但一样可以理解为印度人的游行示威权力充分得到保障!我们呢?同样,印度人能够为他们的兄弟姐妹挺身而出,拔剑而起。而同样是亚洲人的我们,杀死一只狗也许叫几声,而真正死了一个人,都是冷漠的躲在家中,信奉“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前段时间看了印度的三部电影。《哦,我的神!》《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三宝大闹好莱坞》一个充满激情,善于歌舞,洋溢着阳光的民族让人不由钦佩,很多之前的陈见一扫而空。想了解一个国家和人民,看来需要多看看,多走近。 又比如印度的强奸盛行,首都年发案多少起。这一可以理解为乱,从另外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信息透明。政府敢于直面问题,不隐瞒封锁信息。同样的中国,这么大的民工群体,多少女人在从事那种职业,都是不得而知。统计汶川地震学生死难人数的某老师居然被判刑,已经通过马上要实行的网络实名制又是什么目的? 再来谈现场采访直播。目前的国情已经是一个不愿看见负面消息的时代。媒体不敢暴露本地的负面信息,几个胆大的媒体人尝试搞些异地采访,结果还是害得报社受累,编辑下课。连这些所谓的体制内部人员都如此艰难,遑论其他人?不由得感叹能够在印度骂政府是多么幸福。“政府是用来骂的,不是用来歌颂的”。纳税人花钱养你,还要花钱赞美你? 《罗生门》是一部日本电影。情节简单,悬念不少。而为什么真相这么难获得?因为每个人有利益牵涉其中,都全部或部分隐瞒真相,甚至编造谎言。而根据这些残缺不全的信息,你很难获得一个真实的全貌。 电视中继续播出了下一条新闻。美国某地凶杀案件多少多少。听罢感叹:怎么就从没播报一些正面的新闻?外国这么差,为什么裸官的家属都趋之若鹜? 《新闻法》什么时候能够出台呢? (2012/12/29日观日于鄂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