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 积分
- 1281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阳新人习惯称呼江西人为“江西老表”。为什么要这样称呼?有其历史原因,一是阳新人口的主体是江西移民后裔,二是民国以前阳新与江西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密切,“走江西” 在阳新是做生意的代名词。
据《阳新县志》记载,从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起,红巾军徐寿辉、陈友谅在阳新县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军队交手了十多年。民间有的族谱记载了徐寿辉,称其为“徐逆”。
由于多年战争造成阳新人口锐减。
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之后就开始由政府统一组织强制移民。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将人口迁往湖南、湖北。于是一时间,长江上舟船竞发,不断行进着西行的移民船只。陆路上车马扬尘,或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或独自离家,只影单身。这就是“洪武开坎”,这次移民对后世影响很大。
阳新县地处鄂东南、鄂赣交界。划分鄂赣交界的地区正是以一道天然的山脉幕阜山作为分野,山北为湖北,山南为江西。这道天然的屏障在湖北的一侧发布着阳新、通山、崇阳,在江西一侧是修水、武宁、瑞昌。两省之间的主要通道是幕阜山中段的白岭和大洞两个关口,该通道是陆路移民的主要运动路线,如今是联系两省的316国道。或走水路,或行陆路,江西移民进入湖北必须选择阳新县。江西陆路进入湖北的第一个大集镇龙港镇就成了最重要的移民“基地”。阳新的许多村落和家族还流传着口口相传的历史,说他们的先辈和祠堂都在龙港附近,以及从江西那边过来后太公分家的故事。移民走水路到富池、(氵韦)源口、黄双口等地。在移民高潮时,阳新县的行政地位是“兴国州”,控辖阳新、通山、大冶一带,时间长达500多年,今天通山、大冶许多农村居民,还能记起祖辈说过,他们的祖先最早是从江西迁来湖北一个叫“兴国州”的地方。
幕阜山中段白岭和大洞两个关口还是历史上两省的边贸重地。除了在迁居地定居和进行农业开垦之外,来到湖广的江西移民还有不少人从商,而阳新人经商的主要方向还是经过移民古道从事盐、米、木材、药材、棉布、苎麻、瓷器等交易与经营,一直到民国时期,阳新地方做生意还是“走江西”。当年行走幕阜山山道上的客商们都结对成帮,并集体出资请驻军护路,以防匪盗。
黄石日报 盛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