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品质规划引领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建设
日期:2013-01-01 十堰城乡规划网
日前,市委书记周霁会见正在十堰调研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规划院院长方明一行,双方就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深入交流。成佳刚副市长,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见。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规划院院长方明(原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简要介绍了在十堰调研的初步体会,认为十堰地形地貌条件特殊,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应该在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突出自然、绿色、生态的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建设规划,打造独具山水特色的魅力城市。该院总规划师刘泉建议打破行政区划,将部分城市功能布置在中心城区周边城镇,科学组织城市交通,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深入研究现状地形,梳理山体空间逻辑关系,打造绿道、步道和水景系统。李海龙博士建议争取国家低碳生态城市试点项目支持,以具体项目实施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周霁书记听取调研情况介绍后说,十堰有山有水,城市宜居宜人,商用汽车产业集中度全球第一,道教文化闻名海内外,在汽车、旅游产业和高等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目前正全方位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请规划名院来十堰调研,就是想借智借脑借力,科学制定系统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规划。周霁强调,编制和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建设规划,要把握好五个方面:一是务必把促进生态文明、“四化”同步和保护水源作为首要目标,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突出生态、绿色、低碳的理念,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集约宜居美丽十堰;二是按照“一核多支点”战略要求和全域规划的思路,在中心城区和各县市找准发力点,制定可操作、能落地的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实现市县融合、城乡协调发展;三是整合完善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深入分析城市优劣势以及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扬长避短,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居民增收致富;四是以全新的理念谋划生态滨江新区建设,预留文化设施用地和生态绿地、湿地空间,打造高端生态文化旅游新区,建设郁郁葱葱的山水园林新城;五是科学划定规划协调区“四线”范围,系统梳理山体、水体逻辑关系,实施百二河、茅塔河等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实现山城向山水之城转变。 (邓念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