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灵泉寺前。一潭水,那是菩萨泉。 菩萨泉也是有一个传说:净土宗大师慧远要远足向南弘法,准备带走寺内的一尊菩萨像。但无论如何,用二三十匹好马也拉不动这菩萨像。没办法啊,菩萨恋家。慧远只好在菩萨泉边虔诚焚香祈求。历一日一夜,忽见菩萨现身于菩萨泉里说道:汝不需忧,明日我当自去,此泉此水,我也要带过去一半。果然第二天,菩萨像忽然不见。庐山东林寺玉佛殿后,忽现一泓清泉,分外撩人,泉水清澈见底,一年四季不涸.水质洁净,今天的人都叫它“聪明泉”。此水和菩萨泉水同为一脉,味道上乘。而苏东坡对此水可是最爱,流放黄州期间,每日不惜渡江过来,上山求水。 谈起慧远大师,喜欢中国画的,知道“虎溪三笑”佳话。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唐英(1682-1756年)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云: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爱诗的文人,必定知道庐山的白莲社。曾居南山之下的陶渊明一般时候很低调,但这次耍了一次大牌,对于加入白莲社的邀请没有回应,要不然又多一个佳话。但归隐田园也是在寻一片净土,和慧远大师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名士高僧何拘泥于此?与文士名家诗歌唱和,谈经论道,悠游自得,何必在乎一个世俗的社团名分? 修佛求道的,必定知道“观佛”、“念佛”的净土法门。“千家观世音,万户阿弥陀”。慧远继承、开创的净土法门影响深远,而鄂州的西山灵泉寺乃发源地。 而世俗爱美女的,肯定理解不了“愿入深山修梵行”,“不负如来空负卿”的慧远何以能远离这人间的情爱纠葛?慧远在未出家前,是否也曾有佳人在水一方,是否红袖添香,是否化石一具望夫石?已不可考证。千年我未曾改变,只怕你一回头,不能够认识沧桑的我还在等待。《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斯人已去,净土何在? 外面有一个净土吗?是陶渊明的田园,桃花源?是终南山的青松翠竹?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上帝所居住的天堂?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仙人仙界? 很多人在寻找,一代一代的人在寻找。五千年来,菩提之道,总有很多求法之人。维摩诘曰:心净即佛土净。心外何处寻净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个”立地“,就是净土。 一念善心的这个”心“,就是净土。在黑夜深处,感觉到忏悔,惭愧,感觉良心不安的这个”心地“,亦是净土。有爱的世界是净土。 但太阳被云雾遮挡,心给了撒旦,梦想给了金钱,自由被禁锢,心被外物所累。 净土在外?是错,心外无物,一切唯心造,外景本虚空,何必执着? 净土在内?这也是错,何处是心?心为何物?空是何物?空也是空。 菩萨泉边很难再见到菩萨现身,挂着标语祈福的横幅很显眼。马上又快到春节了,不晓得今年的头柱香又是一个什么价格? 南无阿弥陀佛! (2013/1/22夜观日于鄂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