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糍粑 旧时家乡的农村,每当进入腊月,家家户户蒸阴米、腌鱼肉、炒炒米、熬糖打豆腐、塌豆饼、推汤圆、磨蒸菜粉子……到了腊月二十几则忙着炒豌豆花生、开油锅发合页子、炸玉兰片,开卤锅卤肉、卤鸡、卤藕、卤千张海带….而蒸糍粑米打糍粑又是办年什货必备之食品。 打糍粑是家乡农村过年的传统风俗。走进村子,当你闻到用柴火灶木甑蒸出的糯米饭香,飘荡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时,你会知道农家人打糍粑的时节到了。你会感到家乡农村吉祥如意的气氛,热热闹闹置办年货的情景。 打糍粑,选精好的糯米泡一个晚上,淘洗干净,沥起来在木甑里蒸熟,趁热放进碓窝(石臼)里去舂,或用擀面杖去捣搅,且快舂(捣)带翻动,随时搓刮掉碓嘴或擀面杖上粘上的糍粑米粒,有时还要用凉水去抹碓窝和碓嘴或把擀面杖蘸水,以防沾连。不然糍粑米会舂(捣)得不均匀,打出的糍粑不软乎,也还看得到一颗颗糯米。好的糍粑拿在手里晶莹剔透,犹如一面玉盘。 糍粑米舂(捣)好后,也有趁热将糍粑料揉成饼形或椭圆形,做糍粑的人先用食油蘸手,在簸箕或案板上撒些米粉,以防粘连。糍粑的大小,就看主家的意思了,大的有一斗笠大,小的像火朝粑的也有。摊在簸箕里,等糍粑变硬挺后再切成条块,用线缠成捆,用腊水泡上,定期换水,这样可使糍粑保持鲜味,可吃到第二年的麦子黄。 糍粑吃法多种,可炕可炸可烤,还可以烧的吃,食用方便,味口各异。炕糍粑,先放油光锅,把糍粑在锅里码好,炕一会后焌水翻面,糍粑本身就是熟食,只要炕软就可以盛起来拌糖吃了。盛在盘子里炕糍粑往往是互相粘连着的,筷子夹炕糍粑要有同桌人帮忙,一双筷子去按着糍粑,一双筷子去夹起糍粑,否则就会全盘带起。油炸糍粑,就是像炸汤圆、炸酥小鱼一样的做法,糍粑在油锅里,由白变为金黄,就炸好了,吃起来皮脆肉软。烤糍粑就是把糍粑放在烤炉上烘烤,烤软烤香,色泽银白,质地柔软。最让人回味的是小时候烧糍粑,边做饭、边烧糍粑垫肚子的情景。用火钳把糍粑放在灶膛的火灰里,不要多时,糍粑烧得圆鼓鼓的,闻之清香扑鼻,虽然有些糊味,但吃起来那才叫一个香哩。 打从我记事起,季节进入冬天,母亲总会备些糯米,过年时打几块糍粑。小年一过,我家泡米打糍粑便开始。糍粑打好后,泡在缸钵里,我嘴馋,总叫母亲去炕糍粑,母亲说:这糍粑是留着过年待客的!也只有到了过年客那天,母亲才会多炕些糍粑,让我们兄弟姐妹把糍粑吃个饱。能干的母亲做出的糍粑白白净净,十分诱人。 想起生活节省母亲,我潸然泪下。她那灵巧的双手,总在瞬间,不可思议地变出一些的美味来。 家乡的糍粑,是一道美的风味。我喜欢吃糍粑,这些年,老家的亲戚朋友,在每年的春节时总要带些糍粑给我,这特殊的年礼我是很看重的!春节,我吃着糍粑时,总激起我去寻梦乡梓的风土,去回味家乡过年的气息。家乡那打糍粑的情景,也让我永远地难以忘怀!(张才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