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397786433 于 2013-2-21 14:43 编辑
《十年看变化》之二——丹江口市林业『五大产业』规模化形成 2012年,丹江口市林业局以办理政协建设案为契机多方面筹集资金,整合部门资源,通过因地制宜品种选优,建立亮点基地示范,全面辐射发展“三步走”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本市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生长条件为基础,以生态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柱、以富民增收为目标。按照一镇一品成块连片的发展格局,强力助推核桃产业规模性发展。
全市已发展清香核桃面积4万亩,其中2011年发展面积2万亩,已挂果面积6000亩,年产量400吨,产值达1600多万元。全市以江北蒿坪、石鼓镇为核心区辐射10个村2000户种植大户,已建立高标准1000亩以上示范基地2个、500亩以上示范点2个、200亩以上示范点1个、100亩以上示范点4个, “十二五”期间核桃规划面积达到12万亩。 丹江口市盐池河镇位于武当山南部,镇域面积196.7平方公里,境内有中药材品种400余种俗有“天然药库”之称。其中,木本类中药材有237个品种,以银杏、金钗、七叶一枝花、灵芝、茯苓、天麻为主,主要分布在江南片区盐池河、官山、白杨坪其它乡镇有少量分布;草本类57个品种,以麦冬、水冬草、夏古草为主,主要分布在盐池河、官山、白杨坪。
丹江口市林业局发挥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植被资源优势,利用退耕还林项目,筹集资金650万元,对盐池河镇人工栽培中药材给予重点扶持。发展木本、草本药材达800公顷。2005成立了盐池河镇中药材合作社,形成“产、供、销”为一体的经营模式。 丹江口市山场面积广阔,林农依靠山场资源优势和温润的气候条件,通过发展林特产业来壮大个体经济。近年来,林业局高度重视低产林改良工作,组织精锐林业技术骨干,深入山头地块对低改面积进行全面核查,科学规划。投入资金1896.9万元,先后对12个乡镇,24个村,进行低产林改造。五年累计完成低产林改造5.8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0.62万亩,高效经济林5.18万亩。改造良种使用率、造林保存率、成活率均达到100%,改造合格面积5.8万亩,林农年平均可增收2500元。至此全市主导“柑桔、核桃、油茶、食用菌、中药材”五大产业规模性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