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张家振玩噱头在十堰唱绿打鬼,弱智?别有用心?
——十堰10年规划建设的楼盘卖12年,是鬼城吗?
中国经营报记者张家振近来在十堰频频出招(一份所谓国字头报纸集中对一个地级市进行负面报道,罕见!),主要两个内容,一是“唱绿”,指责十堰开山;一是“打黑”,指责十堰鬼城,正符合当下社会的环保和房产两大热点。但十堰作为一个山区(却城区大部分是小山丘),有她的科学发展方式。十堰科学开山,是通过工业用地发展产业(媒体关注的十堰西部工业新区,开山后才能给东风公司提供土地,投资140多亿建设5大板块),同时带动房产和商业等,用房地产来解决开山的成本。解决得好,良性循环。十堰市的思路完全是正确的!虽然挖山增加了成本,但十堰楼盘现在主要是发展大盘,规模效应也降低了成本。
第一,十堰城区肩负的历史重任必须要发展,否则350万百姓,其中下辖6个国家级贫困县116.5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市农村人口47.2%)怎么办?十堰城区和下辖6个国家级贫困县,由于交通和大山的原因,只有城区还有大规模发展的机会。至于有的专家认为十堰只能发展少量工业,靠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来,说起来容易,十堰市多年致力于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但平原地区现在都没有指望靠农业致富,而是大力发展工业,更何况山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远不能和工业比。除非专家们能给十堰350万百姓找个平原地区移民,要么拨款养着,能致富吗?
第二,十堰地形和早已无地可用的现状必须要开山。十堰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现在城区是高密度建设,只要空一点的地方都已经利用,甚至建个垃圾站都要挖山动土。其实平原地区也一样,只不过平原地区搞建设挖的不是山,挖的是良田。十堰开的也都是小山丘,也难以在上面建房,否则,山头“碉堡林立”,生活极为不便,成本极高。更何况,十堰挖山新建的北京路等已成为美景的亮点。(http://bbs.cnhubei.com/thread-2886255-1-1.html)所以既然十堰必须发展带动6个国家级贫困县一起致富,就必须大力发展城区(当然县里和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也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发展城区就必须开山,关键是如何科学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