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69|回复: 7

林深数树读《文章大家毛泽东》

   关闭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3-1 22: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深数树读《文章大家毛泽东》

梁衡的文章《文章大家毛泽东》,读了眼睛一亮,读了精神一新。爱了,乐了,想找纸质的报纸读读。可怜我们这里僻远,还没有送达。
梁衡的文章,当然不是梁效的文章,我读到是不错的。绝大多数是对我们红色文化传统正方向、正源流、正能量的表达。多数是大实话;也有分寸、方向我不认可的。一并汇报如次。

作者梁衡的几个正面评价,我全部赞成——
毛泽东的文章有磅礴凌厉的气势,或者叫思想和气势;
毛泽东的文章知识渊博、用典丰富;
毛泽东的文章还有富于机趣的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
毛泽东文章的第四个特点是通俗与典雅完美地结合。
最后作者说“文章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细读毛泽东的文章,特别是他独特的语言风格,足可自立为一门一派。在大力倡导改文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研究一下他的文章。这至少有两个用处:一是专门搞写作的人可以从中汲取营养,特别是补充一些文章外的功夫,好直起文章的腰杆;二是领导干部可以向他学一点写作,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能增加领导的魅力。须知:打天下要靠笔杆子,治天下更要靠笔杆子。 ”
我们又读到了我们林总曾说过的、亲切的、熟悉的“两杆子”的话语了。

我继续为梁衡,也是为伟大领袖,为大家为巨匠做褒词、做证明了。
毛泽东是真正的文章大家,因为他是大家,太大家了,于是前无依托,后无来者。也就是唯他为大,空前绝后;也就是他之后剩下的都是小人了。——所以毛的前头、后头,注定是小人的世界,注定了是小人的文章了。(林深数树小人,知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爱大人崇拜大家;可是也是小人爱小人,惺惺相惜了。)
毛泽东当然是真正的文章大家,大家大大家,因为他是大大家,于是柳亚子、郭沫若、胡适、徐志摩、戴望舒、老舍、曹禺、林语堂、张爱玲都是小家了……不,小家都算不上。是小人,是无赖,是文痞、是小资……是什么都不是。郭沫若名至实归还做了个尾巴。其余文人,老人家文大家,是要你做他“毛”的,还要你附在他的“皮”上。你看,连文小家、文小人、小文人都不是……都没有,只有“文毛”,还要附在文大家的“皮”上。这样拖了“文毛”的“皮”、拖了“文毛”的家“大家”,只怕也太“大家”了吧?
毛泽东要说当然是真正的文章大家,你可千万莫说他是韩愈的气势,莫说他是学了庄子、李白的飘逸,莫说他是学了柳子和明清笔记的简洁,更莫说他是学了水浒三国西游的语言……,毛泽东是天生的文章、天生文采、天生的风骚,是天马行空,是横空出世,是真正的文星文月文太阳。
毛泽东无论怎么说也当然是真正的文章大家。可是被吹嘘、被毛泽东思想、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被造神化造玄乎造救世主……于是,因为毛泽东是文章大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韩柳苏辛都是文章小家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梁衡说对了,毛泽东是文章大家。

林深数树反正是文章外行,就会吹毛求疵,就会胡说八道。
1、乱名。美国是合众国,是没有皇帝的。毛泽东说美国是帝国,有效,金口玉言。于是我们是叫错了美国国名,搞错了美国国体,一错几十年了。我原来就真的以为美国有皇帝。那真的是美帝、是美帝国主义了;原来错。
2、混淆。比如“形而上”是中性词,“形而上学”说是中性词,其实层次高,是偏于褒义了。再说语言学、思维学、哲学,本身都是走“形而上”方向的,怎么就贬义了呢?怎么就变成了“主观的片面的看问题”了呢?只能说毛泽东对于语言、对于概念、对于哲学,是不懂装懂。即使如此,更有旁边的以非为是、摇旗呐喊。这样组装的伪哲学还包括“一分为二”,包括黑格尔做了老子的学生,祸福相倚呀。
3、愚民。我实实在在说,老三篇是句句好话,却没有一篇不含强词夺理不含愚民不含日哄人的。不给白求恩回信的辩白、要洗涮非战争死亡的诡辩、让大家愚公挖山还有可取曾经农村的三治五改确乎保障了共和国的吃饭问题。孙中山的“公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分别问一问红蓝阵营,自己的信徒多少人在践行。
其他如非逻辑,看《农村调查序言》;如夸海口,“九二0声明”要打败美帝及其一切走狗;如忽悠,说自己和鲁迅一样是猴气是孤家寡人;如指鹿为马如点金成石成屎,见诸丁玲事、胡风事、俞平伯事、57年66年、三家村、彭德怀、走资派等等等等。

虽然这样说,文革是过去了;千万莫再回来。虽然这样说,毛泽东的建树,包括文字、文章、文学建树,还是不可低估、不可错估的。斯人已逝,林深数树表达尊敬,心怀感激,省悟自检了。
林子有不敬,先人先大家先领袖原谅宽恕饶恕了。
朋友们当然可以拍砖。
尊敬的朋友,天佑中国,天佑中国文章,天佑中国文学了。
只要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章、中国的文学真正出大家了,我们毛诗人也会九泉之下欣慰的。这也是我们,也是毛主席生前的“中国梦”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张魑魑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3-1 22: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理与用典

  毛文的第二个特点是知识渊博、用典丰富。

  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重在继承,小孩子从入私塾那一天起就背书,先背一车经典,宝贝入库,以后用时再一件一件拿出来。毛泽东青少年时正当五四前后、新旧之交,是受过这种训练的。他自述其学问,从孔夫子、梁启超到拿破仑,什么都读。作为党的领袖,他的使命是从外国借来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中国。要让广大民众和党员干部懂得自己的思想,就需要用中国人熟悉的旧知识和人民的新实践去注解,这就是他常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一种真本事、大本事,需要革命理论、传统知识和革命实践三样皆通,缺一不可。特别需要对中国的典籍烂熟于心,还能结合当前实际翻新改造。在毛泽东的书中,几乎随处可见他恰到好处的用典。这有三种情况。

  一是从典籍中找根据,证目前之理,比如在《为人民服务》中引司马迁的话: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是在一个战士追悼会上的讲话,作为领袖,除表示哀悼之外,还要阐明当时为民族大业牺牲的意义。他一下子拉回两千年前,解释我们这个民族怎样看待生死。你看,司马公有言,自古如此,一下子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司马迁的这句话也因他的引用有了新的含义,更广为流传。

  忠、孝、仁、义,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毛泽东对它们给予新的解释:

  要特别忠于大多数人民,孝于大多数人民,而不是忠孝于少数人。对大多数人有益处的,叫做仁;对大多数人利益有关的事情处理得当,叫义。对农民的土地问题、工人的吃饭问题处理得当,就是真正的行仁义。(《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号召》)

  这就是政治领袖和文章大家的功力,能借力发力,翻新经典为己所用,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普及了经典知识。

  二是到经典中找方法,以之来作比喻阐述一种道理。毛泽东的文章大部分是论说文,是写给中国的老百姓或党的中基层干部看的。所以,搬出中国人熟悉的故事,以典证理,成了他常用的方法。这个典不一定客观存在,但它的故事家喻户晓,蕴含的道理颠扑不破。如七大闭幕词这样重要的文章,不但简短得只有千余字,而且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真是一典扛千斤。他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些文学故事当哲学、军事教材来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他这样来阐述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孙悟空在他笔下,一会儿比作智慧化身,钻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一会儿比作敌人,跑不出人民这个如来佛的手心。1938年4月在抗大的一次讲话中,他还从唐僧的坚定、八戒的吃苦、孙悟空的灵活概括出八路军、新四军的“三大作风”。这样重要的命题,这样大的方针,他都能从典故中顺手拈来,从容化出。所以,他的报告总是听者云集,欢声笑语,毫无枯涩感。他是真正把古典融进了现实,把实践融进了理论。

  三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渲染效果,随手拿来一典,妙趣横生。在《别了,司徒雷登》中,他这样来写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弔’,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这里用了中国古典散文名篇《陈情表》里的句子。司徒雷登那个孤立、无奈、可怜的样子,永远定格在中国人的记忆中。

  毛泽东的用典是出于行文之必需,绝不卖弄,不故作高深地吊书袋。他是认真研究并消化了经典的,甚至认真到了考据癖的程度。如1958年刘少奇同志谈到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以此来说明唐人在外为官不带家眷。他为此翻了《旧唐书》、《全唐诗话》,然后给刘写信说:

  唐朝未闻官吏禁带眷属事,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离家”一诗便作为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的充分证明。自从听了那次你谈到此事以后,总觉不甚妥当。请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睡不着觉,偶触及此事,故写了这些,以供参考。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领袖应当首先是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了很多书的人,一个熟悉自己民族典籍的人。他应该是一个博学的杂家,只是一方面的专家不行;只读自然科学不行,要读社会科学,读历史,读哲学。因为领导一个集团、一场斗争、一个时代,靠的是战略思维、历史案例、斗争魄力和人格魅力。这些只有到历史典籍中去找,在数理化中和单一学科中是找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3-1 22: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讽刺与幽默

  毛文的第三个特点是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

  人一当官就易假,就爱端个架子,这是官场通病。越是大官,架子越大,越不会说话。毛泽东是在党政军都当过一把手的,却仍然嬉笑怒骂,这不容易。当然他的身份让他有权这样,但一些人就是洒脱不起来。权力不等于才华。毛泽东的文章虽然大都是严肃重要的指示、讲话、决定、社论等,又大都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生成的,却并不死板,并不压抑。透过硝烟,我们随处可见文章中对敌辛辣的讽刺和对自己人轻松的幽默。讽刺和幽默都是轻松的表现,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动作。我可以用十二分的力打倒你,但我不用,我只用一根银针轻刺你的穴道,你就酸痛难忍,哭笑不得,仆身倒地,这是讽刺;我可以长篇大论地阐述一个问题,但我不用,我只用一个笑话就妙解其理,让你在轻松愉快中茅塞顿开,这是幽默。总之,是四两拨千斤。这是一个领袖对自己的事业、力量和韬略有充分信心的表现。

  先看他的讽刺。

  对国民党不敢发动群众抗战,他说:

  可是国民党先生们啊,这些大好河山,并不是你们的,它是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聚族处于斯的可爱的家乡。你们国民党人把人民手足紧紧捆住,敌人来了,不让人民自己起来保卫,而你们却总是“虚晃一枪,回马便走”。(《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

  辽沈战役敌军大败,他这样为新华社写消息:

  从十五日至二十五日十一天内,蒋介石三至沈阳,救锦州,救长春,救廖兵团,并且决定了所谓“总退却”,自己住在北平,每天睁起眼睛向东北看着。他看着失锦州,他看着失长春,现在他又看着廖兵团覆灭。总之一条规则,蒋介石到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可耻事业的灭亡。(《东北解放军正举行全线进攻》)

  他讽刺党八股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真是个漫画高手!

  再看他的幽默。

  他一生担军国之重任,不知经历了多少危急关头、艰难局面,但在他的笔下常常是付之一笑,用太极推手轻松化开。长征是人类史上少有的苦难历程,他却乐观地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到文化的重要性时他说: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德)总司令的,一支是鲁(迅)总司令的(正式发表时改为“拿枪的军队” 和“文化的军队”)。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这样大的理论问题,他说:

  搞社会主义不能使羊肉不好吃,也不能使南京板鸭、云南火腿不好吃,不能使物质的花样少了,布匹少了,羊肉不一定照马克思主义做,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羊肉、鸭子应该更好吃,更进步,这才体现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否则我们在羊肉面前就没有威信了。社会主义一定要比资本主义还要好,还要进步。(1956年在知识分子会议上的讲话)

  1939年7月7日,他对即将上前线的华北联合大学师生讲话,以《封神演义》故事作比:“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象、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给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比兴手法,只借“三样法宝”的字面同一性。1957年他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党代表会议上说“现在的世界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这是借《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话,与原意无关,只借“东风、西风”这两个字意。文章有意荡开去,显得开阔、轻松,好似从远处往眼前要说的这个问题上搭了一座引桥。

  尖锐的讽刺,见棱见角,说明他眼光不凡,总是能看到要害;轻松的幽默,不慌不忙,说明他有肚量和睿智,肚子里有货。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大拟决议给毛泽东授大元帅衔,他说:“我穿上你那个元帅服怎么下基层,免了吧”。这是一种多么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和幽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3-1 22: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俗与典雅

  毛文的第四个特点是通俗与典雅完美地结合。

  毛泽东是乡间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又是战火中锻炼出来的领袖。他在学生时期就受过严格的古文训练,后来在长期的斗争生涯中,一方面和工农兵在一起,学习他们的语言;一方面又手不释卷,和各种书包括文学书籍,小说、诗词、曲赋、笔记缠裹在一起,须臾不离。他写诗、写词、写赋、作对、写新闻稿和各种报告、电稿。如果抛开他的军事、政治活动不说,他完全够得上一个文人,就像中共的早期领袖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一样。毛泽东与他们的不同是多了与工农更密切的接触。所以,他的文章典雅与通俗共存、朴实与浪漫互见,时常既有乡间农民的口语,又能见到唐诗、宋词里的句子;忽如老者炕头说古、娓娓道来,又如诗人江边行吟、感天动地。

  请看一段他早期的文字。这是他1916年在游学的路上写给友人的信:

  今朝九钟抵岸,行七十里,宿银田市……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画图。今夕书此,明日发邮……欲以取一笑为快,少慰关垂也。(《致萧子升信》)

  这封手书与王维的《山中与裴迪秀才书》、徐霞客的《三峡》相比如何?其文字清秀不分伯仲。再看他在抗日时期的《祭黄帝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从中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古文根底。他在延安接受斯诺采访时说,他学习韩愈文章是下过苦功的,如果需要他还可以写出一手好古文。由此可见,他早期的文字何等典雅。但是为了斗争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他放弃了自己熟悉的文体,学会了使用最通俗的文字。他说,讲话要让人懂,反对使用“霓裳”之类的生僻词。请看这一段: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为人民服务》)

  再看这一段:

  此间首长们指示地方各界切勿惊慌,只要大家事前有充分准备,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今春敌扰河间,因我方事前毫无准备,受到部分损失,敌部亦被其逃去。此次务须全体动员对敌,不使敢于冒险的敌人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新华社消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

  你看“走到一起”、“但是还不够”、“切勿惊慌”、“就有办法”等等,完全是老百姓的语言,是一种面对面的告诫、谈心。虽是大会讲话、新闻电稿,却通俗到明白如话。但典雅并没有丢掉,他也有许多文字端庄严谨、气贯长虹的文章。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6

158

主题

3167

帖子

4910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910
QQ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3-2 10: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衡的《美丽的晋祠》,现在是小学六年级的课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3-2 11: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石海 发表于 2013-3-2 10:12
梁衡的《美丽的晋祠》,现在是小学六年级的课文了……

啊,啊,还是朋友过细。大老远请来。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西
精华
104

656

主题

2701

帖子

469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693

IP属地:江西省南昌市

发表于 江西省南昌市 2013-3-2 14: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时候大概还很年轻,但已显出文章大家的风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3-2 15: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二师 发表于 2013-3-2 14:42
毛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时候大概还很年轻,但已显出文章大家的风范了, ...

少年才气,青春风华,真是掩都掩不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