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的编制、修改和评审,《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终获省政府批复,一座“山环水绕多组团,天然图画新宜昌”的未来城市风貌已跃然纸上。与过去相比,这一次的规划增添了更多新的特色,市规划局副局长艾长征昨对《总体规划》做了一番分析解读。 “这次规划的一大特色,就是更加注重产业支撑、产城一体和产城共融。”艾长征说,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培养产业同步发展,使城市各项功能达到一个综合平衡,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建设一个有经济活力的、有就业岗位的、有丰富生活的一座城市,而不是一座空城。针对过去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湖北省的发展战略,为了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这次规划更加明确了城市区域分工,整个城市做到有机发展。这次修编尊重宜昌的发展特点,尊重宜昌的自然环境,确定了“沿江带状多组团”的城市结构,既符合宜昌的城市拓展实际,又避免简单“摊大饼”的弊端。 “在建设特大城市过程中,规划更加注重交通。”艾长征介绍说,对外有水、陆、空、铁等交通方式,对内则有相应的桥梁规划、快速路网规划,以及轨道交通的超前考虑,保证特大城市的运行基础。 “过去多注重经济发展,如今更加注重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力。这些公共设施将便于城市居民使用、又能带动城市周边地区发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碧波映城,城托青山,山和水是宜昌特有的风景。谈到山水,艾长征表示,规划中尤其注重对自然山水的保护,着重打造山水相融格局。他说:“利用规划手段把山水、绿地预留出来,尽量地去保护它们。”江北,山在城中,充满现代化的繁荣景色;江南,城在山中,城市掩映在山体水系之中。宜昌将成为一个山水相映,人城和谐的生态城市。 一个城市不会全部铺满,而是要像中国画那样,有一定的留白。这是艾长征对于远景规划的一个特别的解读。“城市是持续发展的,规划也不是静态的,我们遵循着一步规划、动态修编、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城市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改进着。”艾长征透露,下一步将对3市5县的产业布局、空间资源、等级规模等做一个全域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