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这首诗是苏轼当年途经枫林镇古驿站时留下的名句。千年之后,枫林人准备利用古驿文化,将石田古驿旅游区建设成为融湿地观光、生态农业、浪漫婚纱摄影基地、休闲度假、会议拓展于一体的驿站文化特色度假旅游区。
距离武汉仅120公里
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枫林镇宋新村的石田古驿景区。古代,这里是一个著名的驿站,北宋诗人苏东坡、明代状元罗洪先都曾在此留下珍贵墨宝,是富河流域上的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石田古驿景区大门在316省道边,记者刚进景区,一名精干的三十多岁男子便热情地招呼大家。原来,他就是该景区项目开发的负责人柯贤祥。柯贤祥是本地人,他告诉记者,从小就听父老相传,那些文人骚客在古驿站留下的故事。
前两年,在外地事业有成的柯贤祥与几名同乡一合计,便想利用好家乡的资源开发旅游。“现在阳新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从石田古驿景区出发,一小时内能连接杭瑞高速、大广高速、武黄高速、京珠高速、沪蓉高速等多条高速路线,距离武汉市也不过120公里。”柯贤祥称,只要把石田古驿开发好,必能成为武汉市、大冶城区、黄石城区、九江市旅游轴中的一个闪光点。而交通的区位优势,也是柯贤祥等人对旅游项目的信心所在。
2012年8月,石田古驿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评审会顺利召开,这个总面积一万余亩,其中水域面积3000余亩的项目得到了县、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没过多久,该项目正式开工,目前项目一期的农家乐已经建成营业了。
据介绍,景区格局为龙头、凤尾、虎背、熊腰、一心、一带,简称为“一心一带四区”。其中“龙头”为“石田古驿”入口处,按古代驿站标准设计古色古香的建筑,景区内有城墙、门楼、哨兵等。
优美的自然资源
随着柯贤祥的指引,记者在石田古驿景区内欣赏了一番。虽然目前景区还是刚刚开发,但景区内层峦叠嶂的群山、贯穿景区的蜿蜒小溪以及多种繁茂的野花、树木无不吸引着记者的眼球。
据柯贤祥介绍,石田古驿旅游资源类型有7个主类,16个亚类,15个基本类型。
“山中多为乔木、冠木,草丰叶茂,尤以香樟、吴茱萸、枫树、栗树为主,也有茶树、枸骨、杜鹃、李树、野生花卉等,多为自然生长。”柯贤祥说,将来要因地制宜地开发这些自然旅游资源,从而打造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为主的自然资源旅游项目。
柯贤祥说,除了花草林木外,石田古驿还有一个对游客来说极具吸引力的亮点便是湿地景观,湿地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的栖息地。“纵观鄂东地区以及周边省市,自然资源能够与石田古驿想媲美的恐怕也不多见。”
大打生态农业旅游牌
石田古驿景区除了以其秀丽清幽野趣自然的田园风光为主体外,还将着重打造以薰衣草基地和休闲农庄的特色旅游彰显景区的广度,形成了石田古驿旅游区的独特魅力。
柯贤祥透露,景区着力打造薰衣草基地。“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湖北的普罗旺斯,在景区内建一个薰衣草的海洋。”柯贤祥称,按计划,到2014年建成薰衣草基地后,一个在鄂东地区最具特色的婚纱摄影基地也将顺势而生。
除此之外,柯贤祥还准备在景区内专门腾出一块田地作为休闲农庄,提供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体验服务。“目前田园式旅游深受城市人的喜爱。”柯贤祥分析,随着城市人的收入越来越高,有些家庭肯定会愿意在周末驾着车到景区内种种菜,施施肥,体验一把农家生活。
柯贤祥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等休闲农庄建好之后,还预备留一大块地,然后联系阳新城区、甚至是黄石城区的中小学校寻求配合,搭建一个城市孩子体验农村生活的平台。“给城市中的孩子提供接触农活的经历也是一件好事。”柯贤祥说。
记者 阮瑞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