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7
版主
   
- 积分
-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本帖最后由 一块砖- 于 2013-3-10 15:40 编辑
喧嚣声和灯火辉煌的场景,把不少古老的,沉睡的古镇掀活,而江西瑶里,却安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像熟睡的婴儿。
旅途的疲惫,寂静的夜晚,也让我早早地伴着睡意入了梦乡。
一丝微光,透过没有掩好的窗帘射进屋里,我轻轻地把窗帘拉开一条缝,仿古建筑和叠翠的山峦映入眼帘,我有点迫不及待,草草地洗漱后,兴致地跑出去,仰望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古镇早晨的清新空气。
站在弧形路的中央,我这才发现,“假日大酒店”被四面青翠的群山拥簇,山就在身边,青竹的芬香让我陶醉。
顺着古镇的小巷,我来到瑶河的引水渠上,放眼望去,数十幢明清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一律的徽派建筑风格,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瑶河穿镇而过。这里没有炊烟,也听不见鸡的鸣叫,不过,瑶镇的女人们却在瑶河边涮洗衣物,因为是休息日,有的孩子早起后,跟在挑粪水的大人后面向山上的菜地走去。瑶镇中段的生意街上,餐桌和凳子已经整齐地摆放在餐馆门前,而瑶河桥边的一颗大树下,几个老人抽着烟正在闲聊,从他们的笑声中,似乎感觉瑶镇人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足,眼前的一切让我流连忘返,为了不影响发车时间,我于是把这难忘的场景留在了镜头。
历史悠久的瑶里,没有武夷山那样奇峰幽谷,也没有黄山那样怪石云海,但瑶里的群山有自己的风格,它清幽奇观,俊逸浑厚,各种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
“徽饶古道” 蜿蜒古朴,它其实是一条窄小的山“径”,古道两旁,茶果遍山,风光秀丽如诗如画,宁静中别有一番情趣。客观的存在不容改变,不少弯曲的树枝拦在路上,引无数游客竟折腰。山上的瀑布溅起白色水花,有的似乱珠碎玉,有的飞流泼洒,还有的如烟如雾,卵石的花纹被映的非常清晰,据说,在瀑布的跌落点,有的深约30米,千年的冲击,把顽石也变成了深潭。南山的瀑布宛似银帘,从陡壁的岩石飞溅泻下,如秀女的长发,无比柔美,又如飞天捧着条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人间,我被这雄伟壮观的场景所震撼,所迷恋。在竹亭里歇息时,我忽然发觉,茂密的竹海不仅让人无法穿越,连阳光,都是丁点儿地透过重重叠叠的竹林,洒落在人的身上。瀑布留在了身后,林中的“涛声”依然回响,我仿佛听见,世代的瑶里人在对群山大声呼喊:“我们离不开你!”瀑布与岩石,青竹与阳光,古道与小径,在某种意义上有着鲜明的比照,悠悠岁月,光滑的石板路上不知承载着多少千年的传说。
瑶里梅岭的张氏宗祠,古雕虽然有的腐朽,有的却完好无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雕刻,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独特的古代文化,特别是梅岭的九颗古银杏,饱经岁月的沧桑,彰显了瑶里人从古至今洒下的辛勤血汗和与天斗,与地斗的不屈不饶的精神。
美丽的传说家喻户晓,人们不会忘记做瓷器的玉土来源:青山下的高岭村,一户高姓夫妻,在大雪纷飞的寒冬腊月里,救下了一个衣服破旧,几乎冻僵的白发老人,高姓夫妻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老人临走时给了他们一颗洁白晶莹的小石子,就是这颗小石子在这里生出了玉土,一户引来万户富,从此,村民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由于恶势力的侵占,他们又回到了从前,饱受着暗无天日的煎熬,直到雄鸡一唱天下白。
碎瓷片静静地,安详地躺在古窑里,瓷片上的无数斑点和碎破的边角,仿佛在倾述窑工所付出的心酸,从保留下的每个遗址中,让人们可觅远古瓷韵,感悟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古代劳动人民质朴的生活。
瑶河两边的古建筑清晰的倒影在水里,竹筏上的梢妹唱着古老的山歌点篙撑驾,筏在缓流的河中漂移,于瑶里,我是一个匆匆过客,用文字去表达内心的感受稍显漫长,瑶里的人文景观和风土民情等,有着丰富的底蕴,如果有时间,劝君不妨身临其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