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972|回复: 6

汪桥人周大发——著名的八百壮士之一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16

488

主题

3271

帖子

223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38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3-3-14 09: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人讲述

    “父亲曾参加过红六军”

    周大发的大儿子周世荣告诉记者,父亲的一生过得非常清苦。1977年,65岁的周大发退休后还收过废旧酒瓶,直到76岁。他说,父亲曾跟他提起过参加红六军的经历。周大发老人的养子杨永川也证实,他们曾建议父亲找组织争取好一点的待遇。可周大发说,“当年和我一起参加红军的有16个人,他们全都死在了战斗岗位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活着,现在还有医保和低保,这都是党给的。想想地下的烈士,我已经很知足了。”子女们以后再也没有提过父亲的“光荣”往事。

    幸运:当了4年日军俘虏后获释

    周世荣说,父亲在世时曾讲述过当年被俘时的片段。“当时,一共有300多俘虏被日本人押到南京,其中50多人被送到中缅边境修筑‘死亡之路’,很多 人都客死他乡。有60多人被送到溧水窑厂当苦力,在押送途中,有一部分人成功逃脱。还有一部分人被送到了南洋,部分去世。而包括父亲在内的俘虏被关在了老 虎桥监狱。”

    1943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周年庆,国民党高层要求日军释放一批战俘,周大发才侥幸逃生。“获释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人的侵略战争接近失败了。”周世荣说,“父亲虽然名义上被释放,其实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一切都在日本人的监视范围内。”

    土地革命期间,他曾是红军战士?

    周世荣说,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诞生于汪桥镇。当年,年仅15岁的周大发和16名同伴,参加了段德昌领导的红六军。随后,他被送往湖南华容县进行集训。

    很快,周大发来到洪湖,参与了贺龙领导的大小战役。周世荣说,父亲参加过多场大型战斗,1933年,周大发在攻打安陆的时候,不幸胳膊中弹,不得不 退下前线,回到洪湖根据地休养。但是,这一年,洪湖地区发大水,周大发与根据地失去了联络,他辗转到湖南投奔姐姐,在那里给地主放过羊。之后参加了国民党 军队。

    周士荣说,1960年的时候,父亲所在的鼓楼医院要对其政审,父亲这才获悉家里的老母亲及兄弟姐妹都还在,还有曾经一起战斗的红军战友。那年,父亲回了一趟老家

    1985年,思乡心切的周大发,在儿子的陪伴下回到了洪湖新堤、监利汪桥镇。在汪桥镇红六军的纪念碑下面,老人深深地鞠躬,并一个一个数着纪念碑上的名字,“他一共认出了30多个老战友。”

    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历史材料证明周大发曾经参加过红军。

    周大发自述简历

    1.1921年3月至1926年12月,在湖北监利汪桥镇读书。

    2.1927年1月至1929年12月,在湖北监利汪桥镇放牛。

    3.1930年1月至1931年7月,在湖北监利学做竹手工。

    4.1931年7月至11月,在湖北蒲圻县新店帮人做竹箱。

    5.1931年11月至1935年12月,在湖北蒲圻给地主种田。

    6.1936年10月至1937年7月,在汉阳守卫汉阳兵工厂。

    7.1937年7月至1937年8月,在上海88师524团一营二连服役。

    8.1937年9月至1940年12月,在上海英租界被英扣留。

    9.1940年12月至1941年3月,在上海江湾,为日本人做苦力。

    10.1941年3月至1943年11月,在南京老虎桥,被日本人关押。

    11.1943年12月至1945年5月,在南京日本人的合作社工作,并被释放。

    12.1945年5月至1946年7月,在南京石子亭种田。

    13.1946年至今,在南京鼓楼医院,做炊事员。

    淞沪会战纪念馆副馆长沈建中:

    “八百壮士”绝大多数为湖北兵

    “1937年,上海淞沪会战战况惨烈,张自忠将军率领的88师伤亡殆尽。于是,国民党当局临时抽调湖北保安团补充88师的524团。就这样,周大发随部队改编调至上海。”

    上海淞沪会战纪念馆副馆长沈建中说,湖北保安团刚到上海,日军接连攻陷大场、闸北等地区。中国守军腹背受敌,战局危急。为避免全军覆没,必须要有一 支部队留下来牵制日军。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周大发所在的524团。于是,周大发和众多同乡开始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八百壮士’绝大部分士兵都来自湖北。”沈建中说,2005年,他曾找到了住在咸宁崇阳县的一名幸存者周福其,可是老人将他经历的这一段历史讲述后不久,就去世了。

    目前,沈建中仍在寻找“八百壮士”的幸存者,特别是曾被日本人派往南洋当苦力的“八百壮士”及其子女。沈建中说,“当年,有6名湖北士兵被送到南 洋,之后有3人幸免于难,乘澳大利亚的军舰返回了中国,只可惜没有了那些回国士兵的消息。”沈建中表示,他们将继续寻找“八百壮士”的幸存者。


  其实我觉得监利,尤其是汪桥应该专门弄一个院落来展示这段历史,也算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6

488

主题

3271

帖子

223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38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3-3-14 09: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03.jpg 002.jpg 0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741

主题

7088

帖子

9017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017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3-3-14 1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革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80

主题

3323

帖子

388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888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3-3-14 23: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斑竹,已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2

帖子

33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33

IP属地:湖北省恩施州

发表于 湖北省恩施州 2013-3-23 12: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山东
精华
0

0

主题

13

帖子

34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34

IP属地:山东省

发表于 山东省 2013-3-23 21: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6

488

主题

3271

帖子

223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38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3-3-14 09: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民党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仗——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的八百壮士里,有一位名叫周大发的壮士,据有关资料介绍,他是我们汪桥街人,出生于一个蔑匠家庭,上世纪30年代出外读书参军后一直未回过汪桥,,,,,,直到前两年在南京去世才被人们发现他的身世.

一个时代谢幂,他和后人都落籍南京。那一族的先祖在宋元朝时期有先后落户金陵(今南京)七户街。巧合?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07/60/25/8_1.html
与汪桥周氏同族,其族人怎么未作追寻,族谱听说也未作记载,不觉得遗憾吗?


2009年12月09日 12:31长江商报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3月31日上午,有媒体披露了“八百壮士”的第4位幸存者、湖北监利籍的抗战老兵周大发现身南京一家养老院的消息。当日,记者试图联系老人做专访却意外获悉,老人已经走了。严重的肺部感染,让这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兵走得非常突然。

    “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是中国的脊梁,是真正的勇士……70多年过去了,那些曾经用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抗战老兵已所剩无几,过不 了多久,这场战争可能就要变成一场没有活着的见证人的历史了。”3月31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网页上发布“八百壮士”老兵周大发去世的消息。老兵的子女 们说,父亲一直坚守“英雄”的秘密72年,一直被世人“冷落”。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英雄?昨日凌晨,记者赶赴南京,踏寻老兵周大发生命最后的足迹,缅怀这 位“八百壮士”的幸存者。

    周大发

    老兵:国民党陆军第88师524团1营2连步兵下士

    老人生前要捐献遗体

    昨日清晨6时许,南京的天已亮起来,但整个城市尚未清醒,街上的人很少。

    南京市迈皋桥东井亭村4号一栋还建房的二楼,那是周大发老人的房子。听闻老家的记者前来,周大发老人的小儿子周武勇下楼迎接。

    周大发老人不到50平米的家里,周武勇的哥哥周世荣和姐姐周洁守护着父亲的灵堂。在一间10平米左右的房间里,摆放着周大发老人的遗像、挽联,以及当地一家报社送的花篮,灵堂显得冷清而简单。

    周武勇说,父亲身体一直很硬朗,但2007年开始,父亲身体开始变差,生活自理也渐渐力不从心。周武勇因工作地点搬迁,不能常常照顾父亲。于是,一家人商量之后,将老人送到离家不远的私立红山光阳老年公寓。

    “最近几天气温变化快,父亲身体明显扛不住了。三天前,养老院给我打来电话,说父亲喘得厉害,我赶紧把父亲送到鼓楼医院抢救。”周武勇告诉记者, “送到鼓楼医院的时候,父亲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靠吸氧维持呼吸。”这三天,周武勇一直陪在父亲身边,他感觉到父亲正走向生命的终结。

    3月31日清晨5时许,天还没亮,周武勇给武汉的哥哥周世荣打了电话:“爸爸恐怕不行了。”一个小时后,周大发静静地走了。

    3月12日,在武汉中铁大桥局工作的周世荣因为担心父亲的身体,还专门回南京看望了父亲,“那时候,父亲身体还好。我还问他,身后事怎么搞,他说一切从简,骨灰不要了。”

    老人的养子杨永川说,关于身后事,他很早就问过老人,“骨灰是送回湖北,还是安葬在南京?”老人说,“这个不用你们操心了,我和鼓楼医院签好协议了,准备把遗体捐献出来。”但是,老人去世后,儿子们还是决定将老人遗体火化下葬。

    老兵的“壮士”退伍证

    昨日下午,南京市鼓楼医院召开了小型的新闻发布会,披露了周大发老人有记载的一生。在该医院,周大发老人工作了29年。

    周大发原名叫周列东,原籍湖北监利汪桥镇。1914年6月27日出生,读过五年书。

    1936年,周大发通过老乡余泽民的介绍参加了当地保安师,隶属国民党。在战争年代,士兵都是全国流动转移的,不久他就来到汉阳蔡甸,负责保卫当地的兵工厂炸药库。1937年七七事变后,周大发随同保安师补充到国民党驻上海88师。

    鼓楼医院离退休办书记张学斌告诉记者,由于是顶别人的缺参加的保安师,老人一直是用郭滇初的名字,到了上海88师后,才正式改名周大发,这个名字也一直用到现在。

    到88师不久,“八一三”事件爆发,日本人攻打上海,周大发的部队奉命保卫四行仓库,后撤退到如今上海胶州路的英租界。1941年12月8日,英军将周大发等300余人交给日方,直到1943年11月12日,周大发等人才被释放。

    之后,周大发到一家日本合作社里打杂,期间恋爱结婚,爱人名叫张友明。1946年7月,周大发经朋友推荐,来到鼓楼医院工作,此时鼓楼医院的院长还是个美国人。周大发先后从事过炊事员和内科杂工两个工种。1975年11月,周大发退休。

    在鼓楼医院提供的档案里,还有周大发老人主动上交的几份证明材料。其中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四行孤军特准退伍证明书。上面写着:“周大发,年三十五岁, 湖北省监利市人,于民国二十六年九月八日在陆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一营二连服兵科下士兵役至三十四年九月三日,特准退伍特给退伍证书。”这份证明是由当时 的国防部兵役局局长颁发的。

    特写

    72年,老邻居没听过他的英勇经历

    南京市迈皋桥东井亭村的街坊们都知道,95岁的周大发去世了。可是,没有人知道周大发英勇的战斗经历。

    住在周大发老人家对门的李婆婆说,她和周大发是50年的老邻居,在她心中,周大发是一个从不与人红脸的老好人。但老人的去世引来了那么多媒体记者,她很有些疑惑。

    当记者告诉她,周大发是一位参加过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勇士时,李婆婆惊讶了:“他从来没有说过这些啊!”附近的老邻居的态度,跟李婆婆都差不多。

    在周大发工作了几十年的鼓楼医院,也很少有人知道周大发的过去。鼓楼医院退休办的张学斌曾对媒体说,“我们只知道他是个好人,以前是个国民党士兵。”

    周世荣说,父亲从来都很低调,话不多,也从来不提及自己的过去,直到1973年。那年,周世荣申请入党,党组织调查了父亲的情况,可政审结论却迟迟 未下。于是,周世荣回家问起了父亲的过去。见儿子没能入党,周大发特别愧疚。他才第一次向子女们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曲折的经历。

    “我参加国民党,但我没有干过坏事,只打过日本鬼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周世荣说,从那年开始,父亲开始写回忆录。可惜,由于周大发老人的突然去世,周世荣尚没有时间整理老人的遗物,寻找老人的几本特殊“日记”。

    尽管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子女们,但老人及家人也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提及此事。直到2009年3月27日,南京一名养老院义工陈小姐偶然发现了周大发的身份,才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至此,这名幸存的“八百壮士”,被整整“冷落”了72年。

    时隔53年 老兵曾重返四行仓库

    1990年,周大发的女儿周洁在上海工作。

    为了看望女儿,年逾70的周大发赶到了上海。周洁回忆,当时,父亲特地把她带到了上海四行仓库遗址,一向沉默的他变得很激动,手舞足蹈地向女儿描述了他曾经历的惨烈战争。

    “那个时候,我们在这里和日本人打仗,打得很厉害,拼命啊。”周洁回忆,她还记得父亲说过,“谢团长一鼓舞,我们都很玩命。”周大发围着并不大的四行仓库转了一圈又一圈,“那时候,我是步枪手,可班里的机枪手倒下了,我就升任了机枪手,打了好几天。”

    这一次,是周大发老人时隔53年重返曾经战斗的岗位,也是最后一次。他在四行仓库足足逗留了一个下午,久久不肯离去。

    周大发的养子杨永川说,1960年,他到上海上大学的时候,父亲还特别嘱咐他,要到四行仓库看一看,顺便祭扫一下谢晋元团长的墓。“可惜,那时候,四行仓库周边成了炼钢厂,我没有找到谢团长的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