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空降”充电?隐患多多!
市民呼吁充电设施亟待完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新型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动车因轻便、环保、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成为很多市民青睐的代步工具之一。然而,随着电动车的增多,给电动车充电这个麻烦问题也日益凸显。
记者走访发现,电动车充电问题让许多“有车一族”感到无奈。如果将车停在私人管理的车棚,多数车棚都可以提供充电服务,收费在2元钱左右一次,但电动车充一次电约耗一度电,一度电1块钱都不到,再加上每月30元左右的停车费,大多数市民都觉得有点贵。如果不在车棚充电,把电池拎回家充电不但是对体力的一大挑战,拆卸和安装也是很麻烦,对于“争分夺秒”的上班族而言太不方便。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车主为了省事,就从楼上“空降”电线来供电动车充电。“空降”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情况在很多小区中都存在,这给车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据统计,平均每年都有一到两起由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去年,高知秀园一起由电动车充电引起的火灾,烧毁的7辆电动车和摩托车,这一事件还未完全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市民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隐患重重。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一到傍晚,横七竖八的电动车充电线在空中遍布,如同蜘蛛网一般。由于导线和插座暴露在户外,搭靠墙、门窗、遮阳罩等,没有固定的支撑点,线皮摩擦破损后会导致漏电;长期经受日晒雨淋,还可能造成线路短路,引起触电、火灾等事故。小区内孩子会因为好奇去拉扯悬着的电线,一旦触碰到通上电的插座和电源线,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走访了好几个小区,发现小区内接线充电这样的现象很常见,车主随意私接电线充电已成风气,折射出小区电动车充电难问题,如此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确实让人忧心。很多有电动车的居民说,其实,他们也不想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因为这样做一旦失火,要承担巨额赔偿责任,他们宁愿每月缴上几十元钱集中充电,这样安全又省事,但没有这样的设施。
记者采访中向一些物业公司反映市民提出的充电问题,他们都表示,想建设一个集中充电点需要找地方、建车棚、安电表、雇人员,需要一定的投资,而这个问题不好解决。找开发商吧,人家房子卖完了,往往不愿再投资,而物业公司又没这个能力。让居民集资吧,目前没电动车的业主肯定不愿意掏钱,实施难度也不小。
另外,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反映,“从家里牵电线下来虽然很不安全,但是也没有别的方法。有时因为没有及时给电动车充电,车骑到半路的时候没电了,遇到这种事情很尴尬。有没有类似汽车加油站一样的“充电站”,能在沿街商店、街道社区里设置,方便随时充电呢?”
据了解,目前本市尚未出现专门经营电动自行车“充电站”业务的商家,但目前许多城市已开始投币式电动车供电站。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设置“充电站”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小房间,多些交流电源的插座,不同型号的专用充电器,再加上一个负责计算充电费用和收费人员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
昨日,记者在我市明堂市场旁看到一处投币式“便民充电站”。该处有两台挂壁式投币充电机,据一旁的停车管理员介绍,此机器可给电动车快速充电,投币1元钱可充电10分钟,而快充10分钟相当于在家里充电5个小时,可以方便电动车骑到半路临时没电的市民随时充电。
不少电动车车主都建议,有关部门能够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居民的电动车充电难题,消除安全隐患。一方面在新建小区中也应按照规范标准施工布设充电线路,经有关单位验收合格方能交付使用。另一方面对于老小区应由社区居委会或单位等协调筹集费用,对线路进行改造。可在街道、小区内开办电动自行车投币式快速充电站;小区物业可规范停放电动车的车棚,统一装电源、专人负责管理、集中给电动车存车者提供充电服务,并收取适当的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