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1
少校
阳新上将
 
- 积分
- 13084
IP属地:广东省珠海市
|
他们的婚姻大事应引起关注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贺介飞
柯于柏的名声大了,曾有人建议他到枫林镇街上开个门面挂个牌。可柯于柏只是摆摆手一笑了之。“在农村做媒不能完全当生意做,这样性质就变了。”他还说:“有花自然香”,按照现在的趋势,打工青年婚姻还真是农村一大问题,不止是阳新,全国各地可能也都这样。就像有土地就会有农民,有男人就会有女人,有需求就有他这样的人存在。
自从做了媒人,电话费急剧上升
也许你会有疑问,为什么柯于柏能物色到那么多的适婚男女。问题的答案在柯于柏的那部旧手机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已经联网了。”
柯于柏口中的联网其实就是信息的连通。如今在农村,几乎每个镇上都有一两个媒婆,媒婆之间互相交流,李庄的女儿嫁到王庄来,东村的小伙娶了西村的姑娘。
农村的媒人大都不会上网,联系就靠手机。自从做了媒人,柯于柏的手机话费就急剧攀升,以前一个月20元钱,现在最高峰200元。
每凑成一对,柯于柏会在本子上凑成的那对人名字后面划一个勾,意思是完成任务。
2011年,江西瑞昌市一个婚介机构的负责人曾带着名片拜访柯于柏,商谈合作事宜。当时,柯于柏还给对方提供了一些单身青年的信息,可后来对方不知何故改行了。
因为帮助许多大龄青年解决了婚姻问题,找柯于柏的人不仅多了,而且许多家住阳新县城的一些人家也来找他。“我们的网越来越大。这是个好事,网越大,里面的鸟就越多,搭配起来也不那么费力。”柯于柏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2010年配成5对,2011年配成8对,2012年配成10对,柯于柏的“业绩”节节攀升。
“每到过年,别家的男人都是帮着家里办年货,打豆腐,做米糕,而他就知道骑着那个破车到处跑。”有时候忙不过来,柯于柏的妻子王秀英对他会唠叨几句。
不过,抱怨归抱怨,王秀英认为丈夫的“事业”有前途。“农村嘛,哪像城市人那样自己认识然后谈恋爱的,不都是媒人介绍的?”王秀英说,她与丈夫的结合也是别人说的媒。
农村伢面临的现实难题
“没错,我老婆是柯师傅帮我找的。”16日上午,记者联系上江西瑞昌码头镇的魏刚,提到柯于柏,他显得有些激动。
今年30岁的魏刚已经与妻子刘芳(枫林镇人)生了两个孩子。枫林是阳新的东大门,与江西瑞昌交界,两地的百姓交往、联姻十分普遍。
魏刚初中毕业后就去外地打工,一晃到了二十七八的年纪,还没成家。见了女孩子还有些不好意思。结果,父亲托人找到柯于柏。
“那个时候在浙江打工,每天上班12个小时,下了班还要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根本没有时间谈恋爱,再说我又不喜欢说话,女孩子从来不看我一眼。”魏刚说从农村出去打工的男孩子许多都跟他一样,前几年挣点钱帮着家里盖起房子,再存点钱准备结婚,可年纪大了,嘴不会说话就找不到老婆。
“我爸妈主要是不想我在外面找,他们说外面的女人靠不住。”枫林镇漆坊村青年柯细兴说,以前他在广东打工时认识了一个四川妹,但家里不同意。农村老一辈人的思想比较传统,他们就常跟我讲村里谁家的媳妇没生孩子就跑了,有的甚至孩子几岁了也跑了。
2012年,31岁的柯细兴经柯于柏介绍,与枫林石塘村一程姓女孩结了亲。
农村打工青年的婚姻应引起关注
近些年,伴随着阳新城东新区开发、城北工业园区建设的大潮,阳新的城市化进程尤为明显。许多在外打工的家庭也纷纷在县城买房定居。这些家庭的子女面临的找对象问题更显突出。
许多刚搬入县城的农村家庭也会找像柯于柏这样的农村媒人。
阳新青年柯细兴说的必须回来找对象折射的是农村人传统的婚姻观,“父母大,不远游”,子女结婚也应该找本乡本土的,因为子女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心里会觉得踏实。
江西青年魏刚说工厂里的打工日子时间长,又辛苦,没有时间和精力谈恋爱。在本该恋爱的青春年华却享受不到爱情的甜蜜,背负着挣钱改变贫困命运的压力和生存压力,他们的青春是压抑的,当日子稍微好些,年龄已经大了,婚姻自然成了问题。
阳新县妇联主席明丹说,阳新107万人口有近30万打工大军,虽然没有官方数据统计,但这30万人中,单身青年的比例逐年增大,找对象难,找合适对象更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明丹分析,每年只有春节期间,这些单身青年才会回家过年,虽然可以托媒人说亲,但选择的余地相对狭窄。即便有柯于柏这样的“厉害红娘”,解决的也只是部分青年婚姻问题,而且基本上是一对一。
“我觉得可以尝试在部分乡镇组织大型的相亲活动,让镇村妇联工作人员登记适婚男女,选择一个时间在镇上搞一次活动,让他们彼此接触。”明丹说,农村相亲活动可以让男孩或女孩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解决了一对一相亲的问题。
当然,这一工作也将面临许多难处。明丹觉得,第一,乡镇、农村管妇联的基本是兼职,她们更多忙于其他事务,精力和时间有限。其次,虽然这些外出务工青年见了一些世面,也看过电视上形形色色的相亲节目,但一旦自己成了主角,可能就会畏首畏尾,放不开,甚至不敢报名。
“之前我们在三八节时搞过这样的相亲活动,虽然许多人有这种意愿,但结果报名者寥寥。”明丹说,她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考虑这一点,转变一下方式,让大多数人能接受,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