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512|回复: 2

鄂城“同庆帮”往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9

主题

995

帖子

1582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82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3-20 16: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观日 于 2013-3-20 16:53 编辑

                                                                  鄂城“同庆帮”往事
                                                                         /观日
   
      鄂州,一个曾经商贾云集的城市,一段渐渐尘封的历史。翻开来,也是依稀可见一个个远去商贾的背影。
       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共有宁、绍、关东、鄂城、广东、桐城、苏湖八帮。“苏湖”是当时景德镇人对江苏苏州和浙江湖州简称。鄂城人在瓷器销售代理方面凭借实力,独占一席。北伐战争以后,仅仅湖北一省就有同庆、同信(武汉)、马口(汉川、马口)、麻黄、三邑、良子、孝感七个县乡的支帮,实力雄厚。鄂城的同庆帮,会众即今天的鄂城葛店人。 三邑即大冶,含今鄂州的碧石等地。良子即今梁子乡,梁湖乡。
      如果旅游到瓷都,可在古窑介绍资料上看到一份1947年景德镇外籍商帮的瓷器运销情况,当年众多商帮从五湖四海涌来,聚集瓷都,他们有鄂城的同庆帮、汉川的马口帮、安徽桐城帮、成都四川帮等等,一件件成品从他们的手中送出,运送到全国各地,或经由广东出海。
      而鄂城的瓷器又销往何方?据资料记载:同庆帮,所贩瓷器主要销往汉口以北,长江上、下游。三邑帮,所贩瓷器主要销往芜湖、苏州。良子帮,所贩瓷器主要销往芜湖、苏州。清代后期,湖北帮取代苏湖帮,将江浙等地市场夺了过来。
      同庆帮属于商会性质,而商会这种民间组织,可参阅以下资料:鄂城县商会设立较早,据北洋政府农商部1916年第5次农商统计得知:鄂城县商会设立于宣统二年(1910年)十月;1916年时会长:周第春,董事:8,会员:30; 1918年时,会长:王金堂,董事:30,会员,592;县商会地址:大东门傩神祠。新编《鄂州市志》亦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武昌县(今鄂州),成立了商民协会(简称会)。宣统三年一民国二年(1911-1913年),大成典当铺领东管事程维周,蝉联武昌县、寿昌县(今鄂州)两任商会会长。到1930年,县商会先后由李聘堂、王金堂、周隶(第)春、汪君臣、孙少衡、郑植卿任会长。”
      由此可知,鄂城县商会初称“武昌县商会”。北伐时期,根据《商民协会章程》,改组为鄂城县商民协会。华容镇商会系鄂城县商会在华容镇的一个分会,此时也改名为华容镇商民协会。在l930年以前,鄂城县商会均由当地商业人土任会长。也就是说,北伐时期的鄂城县商民协会及华容镇商民协会,系原商会改组而成,是当时湖北省县镇一级的商民组织。
      鄂城为什么能够在瓷器销售上取得如此之大势力?分析其一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鄂州濒临长江,水陆交通发达。景德镇的瓷器北上武汉、重庆,或经汉水而上,或经陆路的大冶,铁山,到黄冈等地,都必须经过鄂城。而另外一个优势也是与鄂城人很多迁徙自江西有关。据本宗谱记载,本姓来自于江西瑞昌。江西古来地少人稠,另多经兵火,向外迁徙人口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把优势产品扩散到各地。这后一点是假设,需要多考证,仅供参考。
       当然能发扬光大“同庆帮”这个招牌,也与一个传奇人物有关。
       秦祥兴,湖北鄂州人,同庆帮。晚清民国时期秦氏兄弟二人在沪上开设瓷器专卖店,店号就是“秦祥兴”,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瓷行,在香港、南洋、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联络点,销售各类精品瓷器,影响力很大。他还当过上海瓷业银行董事长,兼做洋装生意。
      解放前纺织品、茶叶、陶瓷一直是中国出口的三项最大宗商品。秦祥兴眼光独到,选对了商品,搞准了投资方向,为国家赚回了不少银两。当然成功的贸易也少不了他的那一份功劳和所得。
      万宜坊,今重庆南路205弄。法商万国储蓄会投资,1928年始建,1930年建成。占地面积1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新式里弄住宅,属法租界精心设计的上等住宅小区。19301棟三层的月租金要90元,而1棟房子的价格为黄金250--280两。秦祥兴老板(秦润生?)住8586号。这里住的可都是上海滩上的名角,没经济实力,这租界可是住不进来的!
      能够销售瓷器,同时在销售的同时,参与生产并改进瓷器的工艺,质量、外观是秦祥兴的又一过人之处。
       据传上海秦老大,秦老二兄弟二人在景德镇也仿制康熙年代民窑生产的单色釉瓷器,叫“民仿民”,瓷器界称为“一道釉”,出口法国。民国十年后,大批向英,美,法,德,日,意,俄等国出口,曾在上海法租界开设“秦祥兴瓷庄”,景德镇设分号,专门烧造“一道釉”暗花瓷器,此类瓷没有年号或堂名以及人名款,而专仿制康熙民窑的图案标志,在底部加有“柳叶”记号。
      秦祥兴瓷器店向海外销售的瓷器,大部分在胎上刻绘花纹,再浇兰釉烧造,这路货与康熙民窑产品很相似,特别由于它的底款标记,在东南亚一带,有些瓷中精品,已被收藏家误认为康熙年代的器物而收藏。由于生意很好,秦氏兄弟发财致富,开设了瓷业银行,在瓷器行业中逐渐形成垄断,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伪占领上海,才逐渐衰退。
      秦祥兴是一个爱琢磨的人,善于发现商机。有一次他偶然听说上海市场上的汤碗不实用,他就立即找到一位名家改进,做样品,并推向市场,取得很大的成功。其各种产品曾多次获得旧金山、巴黎的国际博览会的奖状、奖章。今天标记其款识的瓷器亦价值不菲,在古玩界享有鼎鼎大名。
      但历史并没有记录更多,他的命运如何成为一个谜团!解放后,公私合营,秦祥兴字号改名为“新生”、“葛德和”等大店。看看“新生”也就知道老的已经死去,而“葛”字是否寓意家乡的葛店呢?今天上海还有“秦祥兴”这个品牌,如果你发现一枚含“秦祥兴”款识的瓷器,那你应该自豪的说:他是鄂城人!而且极大可能是葛店人?!
     回到现代,鄂州燕矶的金刚石产业。各位老板互相杀价,互相拆台。鄂州东沟、长岭的桩基产业,也没有取得应有的规模效应。而下一个产业,鄂州的武昌鱼、螃蟹等养殖产业的发展也是蹒跚起步。在商海中,一些曾经消逝的民营产业的兴衰经验,也许可以好好学习学习。
                                                                                        (2013/3/19观日于鄂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3

77

主题

5367

帖子

762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23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3-3-21 13:4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庆帮今安在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浙江
精华
0

5

主题

1033

帖子

1405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405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4-11 17: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