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582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本帖最后由 观日 于 2013-3-27 22:30 编辑
鞋子合脚论
文/观日
这几日,听人老谈“鞋子与合脚”这个技术问题,哑然失笑,不由也附和两句。
鞋的款式有多种。比如皮鞋、运动鞋、休闲鞋、婚鞋、雨鞋、鞋靴、板鞋;有高跟鞋、平底鞋、老头鞋、青春鞋;凉鞋、拖鞋;靴子、套鞋等等不一而足。
一个人的一生不知道要穿多少鞋子,从小时候的童靴到入土为安所穿的鞋子;从办公室的皮鞋到在家的拖鞋;从运动场上的运动鞋到夏天的凉鞋,登山的平底鞋到聚会时的高跟鞋,雨天的雨鞋,冬天的棉靴。分门别类,林林总总。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这话是真理,很简明地把实践是检验真理再一次阐明了。常见此话用在婚姻家庭关系上,用在其它场合也是耳目一新。
外人站在局外角度,所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鞋子,没切身体会,哪能说三道四?
但虽如此,局外人不能确知穿鞋的感受好坏。但有些普通基本的规则世界上还是通行的:比如你44码的大脚,偏偏穿一双40码的小鞋。又或者你36码的秀足,偏偏给你一双40码的大鞋子,那不成了穿拖鞋吗?脱离这些常识性的穿鞋方式,外人表示一点疑问也是无可厚非的。
又有人鼓噪了,有些穿鞋的禁忌可是通用的:比如忌穿走形的鞋子;穿鞋的场合要讲究,晴天如果穿雨鞋,穿西装配运动鞋,冬天穿凉鞋,那都是与众不同,肯定会让人奇怪。这就不是合不合脚,而是合不合适的问题?
而穿鞋的人很多,你的鞋子合脚,他穿同样的鞋子可能就不合脚。你不喜欢的鞋子,他人可能穿得非常合适。谁能够代表所有穿鞋子的人呢?你回答这个鞋子合脚也不能说明他穿着同样的鞋子也合脚,也许“穿小鞋”般委屈难受,又象卖火柴的小女孩拖着一双硕大的拖鞋在冬天的雪地上。如果逼人削足适履,那不又回到从前缠成“三寸金莲”的时代?
我从不怀疑中国有很少数的人穿的鞋子非常合脚。当年毛某某穿的皮鞋、布鞋都有专门的警卫护理员为其先试穿,先把鞋子穿的软和一些,舒适一些才让领袖再穿。谁都知道刚买的新鞋子有些硬,容易打脚,为领导的身体、工作、国家未来考虑,做些试穿也无可厚非。
这样量身定制的鞋子,肯定合脚。谁敢不让领袖穿鞋合脚?
如果说鞋子是一种对于身体的保护或限制,那么只有选择好这个鞋子,才能够进一步行动。“磨刀不误砍柴功”。但中国有一句俗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果人穷得连鞋子都没穿的,他一旦发起怒来,也是不怕穿鞋的。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翻版史。
现在这个社会,大家同处在一个地球里,信息发达。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想走自己一条独径,想穿着鞋子走在河边不湿鞋,有些困难。但老是摸着石头过河,估计连鞋子都还懒得穿了。
这个技术型社会,把你的脚型和所穿的鞋子在电脑上一模拟比对,合不合脚,也是能够分析出个大概!不要自己随便看看,觉得合适就丢给他人一双鞋子。路,要自己走;鞋子,也要让他人挑。
阻碍你行程的,不是路途的远近,而是鞋子及鞋子里面的一粒砂石。
(2013/3/24观日于鄂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