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数量急剧下降 拯救江豚天鹅洲故道保种是关键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徐友明 实习记者 周园 )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江豚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去年11月份,长江淡水豚考察队在长江流域进行科考行动,了解江豚分布的数量和变化状况,昨天,考察报告发布,目前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00头,呈加速下降趋势。荆州市石首天鹅洲豚类保护区,作为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次科考中江豚数量呈现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在石首天鹅洲豚类保护区,记者见到了水上高级工程师高道斌,去年11月,他代表石首天鹅洲豚类保护区,全程参与了长江淡水豚考察队的科考。考察范围为宜昌至上海的长江江段。 去年11—12月期间的干流考察期间,两艘考察船目视发现江豚380头次。经数据分析,初步估算长江干流江豚种群约为500头。同时,科考人员对两个通江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及其支流先行进行了考察,初步估算鄱阳湖种群约450头,洞庭湖种群约90头。 昨天,《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报告》正式在武汉发布。报告宣布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00头,呈现加速下降趋势,相比2006年科考数量,减少了一半。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已远远少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且种群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最新的评估报告拟将长江江豚列为“极度濒危”级别。目前,长江江豚主要分布在武汉以下江段,宜昌至鄂州江段江豚下降速率最高,鄂州至华阳江段居中,华阳至上海江段下降速度相对较低。 高道斌说,近几年来,在长江荆州段,江豚的数量是呈急剧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航运船舶数量增多,江豚生存空间被压缩。水利设施建设导致长江中下游水文状况发生变化,渔业资源遭到破坏,江豚觅食面临困难。 高道斌说,由于上游渔业资源较少,导致江豚向下游迁徙。在下游南京等江段,由于干道旁边有洄弯,加上码头区饵料资源相对丰富,所以下游的江豚数量,比上游还要多。 目前,受长江环境影响,江豚数量正呈急剧下降趋势,已经快到濒临灭绝的地步了。在这次科考结束后,专家们都指出,现在拯救江豚的唯一途径就是“保种”。 可喜的是,石首天鹅洲豚类保护区拥有21公里天鹅洲故道水域,从2005年引进的5头,增加到现在的约37头,每年约有3到4只小江豚出生。保护区进行的人工网箱养豚的尝试也见到了成效。现在,已经10岁的“天天”和“鹅鹅”,就是工作人员精心养育的成果。 在江豚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这里成了江豚的避风港。虽然现在天鹅洲的江豚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他们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江豚的繁殖现在只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工作人员还在探索人工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