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091|回复: 1

阳新“菜篮子工程”亟待解决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432

主题

2980

帖子

4096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096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江苏省无锡市

发表于 江苏省无锡市 2013-4-12 10:5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菜市场难见带叶蔬菜

  “怎么又涨价了。”近日,由于武汉农贸批发市场菜源不足,阳新批发商进不到菜,菜市场的菜价节节攀高。
此前,每晚都会有6台东风车从阳新出发去武汉农贸市场,调回城区及乡镇次日所需的日常用菜。城区约有25万人口,按每日每人3斤菜算,一天得需要供应75万斤菜。
阳新是农业大县,自种的菜为什么不能满足市民的日常所需?近日,记者在连续报道《龙港镇六旬老汉徐礼堂种植50亩包菜滞销》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本地蔬菜很大一部分销往武汉,再从武汉销往阳新。为什么要绕这么一个大圈子?昨日,记者走访了各菜市场,并采访了县农业局蔬菜办,了解了蔬菜进出的“来龙去脉”。

  菜摊上的蔬菜涨价

  在兴国中心集贸市场内,菜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有木耳、萝卜、辣椒,然而很难见到带叶子的青菜。市民刘女士绕着菜摊走了一圈,随后来到门口的一个菜摊,她拿起萝卜,向摊主问了价格后,又放下了,“怎么又涨价了?”
  每天早上,刘女士都要逛一次菜市场,把一天的菜买足。“这两天不知道咋了,几乎所有的菜都涨了一块钱。”刘女士向记者诉苦,她家六口人,一家人三餐的菜钱得好几十元,她的工资又不高,一个月的工资就搭在菜上了。“今天在菜场转了一圈,发现菜又涨价了,这叫人怎么过日子。”
  抱怨菜价贵的不止刘女士一人,在菜市场,随处都可以听到市民在谈论菜价涨价。
  菜价为什么涨价?“最近,武汉集贸市场吃紧,蔬菜不多。”摊主蔡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菜是从李家湾菜市场批发部拿来的,而批发部的菜是从武汉运回来的。“这些天菜价上涨了,是因为武汉最近没菜。”
  “我们也赚不了几个钱。”蔡先生说,他们一天工作16个小时,凌晨3时就起床,去批发市场选菜,直到19时才收摊。即使如此,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有时候去批发市场晚了,菜就被别人选走,剩下的就是一些看相不好的菜了。”

  本地菜品种少规模小

  阳新是农业大县,为什么还要从武汉去贩菜?针对此问题,县农业局蔬菜办主任李一和给记者作了解释。他说,我县有16个镇,4个国营农场,总人口98万人,版图面积2779.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9万亩。据统计,2010年,我县菜地面积达18万亩,常年复种面积28万亩,年总产量42万吨。
  目前,我县万亩以上的蔬菜基地有五个:宝塔湖万亩藜蒿基地;军垦农场万亩优势外销蔬菜基地;综合农场荆头山农场万亩蔬菜农业园;黄颡口— 源口万亩莲藕基地;大王—太子万亩黄豆基地。而千亩以上的万亩以下的基地有八个:半壁山千亩大棚西瓜基地;黄颡口三洲村三千亩蜜本南瓜、包菜、地瓜、芦笋基地;浮屠镇北煞湖两千亩大棚西瓜基地;排市镇河北村万家村两千亩优质蔬菜基地;兴国镇城郊四千亩精细设施蔬菜基地;以及白沙、龙港、兴国、军垦的竹荪、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基地;浮屠镇张畈村千亩春玉米(黄豆)—藜蒿基地;浮屠镇森铺村千亩蔬菜基地。
  “这些蔬菜基地都是季节菜,也是商品菜。”李一和说,商品菜就是指种出来卖的菜。然而这些商品菜只有20余个品种,阳新又没有大的农贸交易市场,菜农只好把菜都销往武汉、河南、河北、南昌等城市。
  李一和说,除了蔬菜季节性供应淡季导致某些蔬菜品种必须外采之外,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扩容,城郊菜地被征用于其它建设项目造成。“比如说五里湖原先有2000亩蔬菜基地,而现在都用作建房子和修路了。阳新像这样情况还有很多。”

  菜价高但菜农没赚钱

  “城区内市民菜的日需量很大。”李一和说,城区约有25万人口,每天需要75万斤菜供应。“这些菜从哪来?只能从外地调过来。一直以来,城区五分之三的菜都是从武汉运回的。这样一来,菜的成本就高了,菜价就上去了。”
   目前,中国大中城市城郊区菜、城区蔬菜自给率普遍不足,导致外来蔬菜数量增加,菜价上升。以黄石为例,每年外采蔬菜15.5万吨,每年最少有3亿元的资金流向外地。
  李一和表示,虽然菜价高,但菜农并没赚到多少钱,如果一斤菜在市场上卖到3元,菜农顶多只能赚到一半。
 “想起来,也蛮好笑的。”李一和笑着说,“我们自己的菜都不够用,但还得往外销,然后我们又从外面贩菜回来。”

  菜农的信息量不足

  “应该鼓励农民自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培养蔬菜经纪人,发展专业协会、商会等,协商和约束市场行为。”李一和介绍,发展蔬菜生产,要求有较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技术技能、灵敏的市场信息、较强的经营销售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些对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村个体群众而言是难以解决的。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蔬菜生产保险机制未建立,有些地方出现盲目种植,导致销售困难、亏损的现象。此外,贫困群众种菜技能低,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有待在新建基地推广,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尤其是产地检测要加强。再加上蔬菜保鲜运输和加工技术薄弱,贮运冷链建设滞后,加工厂发展无力,蔬菜育苗发展滞后等问题严重存在,影响了蔬菜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
  一些乡镇没有像样的“菜蓝子基地”和农民合作组织,更谈不上龙头企业。一些新基地和老基地由于投入不足,几乎没有基础设施。“蔬菜生产靠天吃饭,我县的蔬菜大棚几乎为竹木支架大棚,抗风雪冰冻能力弱;龙头企业少而小,带动力弱,无农民合作组织或虽有组织而服务能力差;种菜能手科技示范户少而不匀,有些乡镇甚至没有蔬菜专业技术人员。”李一和分析道。

  应大力发展大棚蔬菜

  “如果想让阳新市民吃上便宜菜,就得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李一和说,目前,我县只有万亩的大棚蔬菜,然而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供求量。
  大棚蔬菜可以打破季节的限制种菜,这样就可以平衡市场对菜的需求。但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以规模基地建设为重点,以科技兴菜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统一布局,连片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加政策倾科和政府投资力度,加强产业基地和配套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中介组织、经纪人,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示范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扶贫对象参与蔬菜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支持贫困村发展蔬菜产业、扶持扶贫对象发展蔬菜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努力把我县蔬菜产业建成幕阜特困片区优势和主导扶贫产。
  “发展大棚蔬菜就需要人才。”李一和说,为加大示范带动力度,县蔬菜办将协调指导县蔬菜协会在综合农场、军垦农场各建一个500亩的县级蔬菜种苗及示范培训基地,开展蔬菜育苗,三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并由各乡镇场农业服务中心在本镇场郊区精细蔬菜基地建设100亩生产示范片。依托主管部门,整合社会培训力量,在各生产环节以进村入户,技术讲座,印发资料等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开展技能培训,宣传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培养种菜能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天津
精华
1

177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阳新上将

Rank: 8Rank: 8

积分
13084

IP属地:天津市

发表于 天津市 2013-4-12 21: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品流通环节做得不够吧,是生产蔬菜的大县,但供应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