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传国万万没有想到,风华正茂的儿子年龄竟会患上尿毒症。 “我儿子两年前查出有尿毒症,为了给他治病,家里已经欠下15万元的债务,现在儿子和老伴配型成功,却实在拿不出钱来了。”20万元的高额手术费,给这个靠务农为生的农村家庭蒙上了一层阴霾。
一旁刚做完透析的杨后林反而劝起父亲来,“爸,别担心,当心身体。我一定会好起来,让您和妈妈过上好日子。”
立志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刚解决温饱又遭遇不幸
杨后林出生于1985年,是龙港镇石角村人。他们一家10口人靠务农为生,挤在一间土砖搭建的瓦房里,生活捉襟见肘。因为家境贫困,杨后林从小便跟着村里的大人学泥瓦工,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建筑工人,凭自己的双手改善全家人的生活。
为了挣更多的钱,杨后林背负着让全家过上好日子的期盼,加入了外出打工大军的行列,很快便在浙江温岭一家建筑工地当泥瓦工。由于手艺纯熟,杨后林辛苦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不仅在温州娶妻生子,每个月还可以寄些钱回家,那时候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才刚刚解决。
然而好景不长,眼看着日子才有了点盼头,不幸如五雷轰顶一般从天而降。2011年6月初,杨后林感觉头晕,以为是简单的感冒,便去出租屋附近的诊所输了两天液,不仅病没好,还吐得很厉害,原本消瘦的脸也肿了起来。诊所的医生也吓到了,赶紧建议杨后林去大医院诊治。
当月19日,杨后林向包工头请了一天假去温岭第四人民医院检查,这一查还真查出大病来。“血肌酐值达1500,要知道,健康人的血肌酐值只有44-130,血肌酐值达到700可以认定为尿毒症,你这是严重的尿毒症。”医生的话晴天霹雳打在了这个勤劳的年轻人身上,杨后林不知所措,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回家。
安顿好妻女,杨后林便回到老家将此事告诉了父亲杨传国。得知儿子患的是肾部疾病,杨传国忐忑不安,“他很小的时候得过肾炎,那时候没钱,落下了病根,也许就是这样拖成了如今的尿毒症。”一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去武汉同济医院检查一次,检查结果同样是“尿毒症”,而且血肌酐值在短短7天升到了1700。杨后林的主治医师施辉波说,尿毒症属慢性病,若想彻底根治只有换肾一条路可走,换肾前则要每周做3次透析以维持生命。
为治病欠债15万
重症父子一齐做工
确诊后,杨传国马上让儿子住院治疗,在医院的安排下,杨后林一周做三次透析维持生命。然而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承担不起巨额的医药费,两个星期后,杨传国身上的钱所剩无几。“每个月光透析就要2000多块,加上其它的各种费用,我家哪承受得起。”无奈之下,杨后林决定放弃治疗。停止治疗的杨后林身体更加虚弱,全身没有一点力气,多走几步路就头晕。看着儿子难受的样子,杨传国心痛不已,只得向亲戚朋友借钱,让儿子去县人民医院做透析。
为给儿子做透析,杨家倾家荡产,欠下十五万元的债务。“认识的人都借遍了,亲戚们都挺好的,能给多少都给了。”杨传国说,“可惜我家房子不值钱,没有人肯买。家里也没有别的东西能卖。”
实在没钱了,60岁的杨传国只得去工地给人搬水泥,每天搬到晚上12时,有时候觉都不睡,凌晨两三点又爬起来做工,换得儿子的医药费。看着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孝顺的杨后林背着家里人去一家KTV搬啤酒,每天晚上12时回家,“一个月能挣1000块钱,不多,但多少也能给爸爸减轻点负担。我爸年纪那么大了,还有心脏病。”说着,杨后林不禁哽咽起来。
配型成功却拿不出钱来
“为了父母和女儿,我不能倒下”
当问及怎么没见妻子的时候,杨后林叹着气说,“我老婆也离开了,留下两个女儿。走了也好,不用跟着我受苦,只是可怜我那两个女儿,大的三岁,小的才一岁半。”
“我死了不要紧,我父母为了我身体都熬坏了,这么大年纪没享一点福,还要他们到处奔波。还有我的两个女儿,她们还那么小,需要我照顾,我欠了这么多外债,不能白借了人家的。”杨后林说,他并不担心自己正值壮年就要面临死亡,他更担心自己的家人。但是,如果有机会帮助父母和孩子扛起生活的重担,他还是会坚强的活下去。“我要活下去,为了我的父母和两个女儿,我绝对不能倒下。”
近日,同济医院传来一个好消息,杨后林与母亲肾配型成功,这让家人兴奋不已,但接下来的手术费让一家人再次蒙上了阴霾。杨后林说,面对20万的巨额手术费,一家人一筹莫展,“能借的都借了,再也拿不出来了,不然也不会求大家帮助我们。”随着杨后林病情一步步恶化,杨家只得向社会求助。
为了帮助杨后林摆脱病魔,也为了帮助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走出困境,希望您能够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爱心。请爱心人士拨打杨后林电话:15971550264,13971774104,或拨打本报热线:0714-7596363。
记者 柯孟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