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词: 谁也不能否认,今天的房地产业蕴藏着对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资本迅速积累,财富不断提升的当下,房地产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刚性音符,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值得庆幸的是,每一个荆州人都在幸运地见证和接力这项伟大的事业。每一个卓越的行业都会和一张能代表行业形象和特质的报纸联结在一起。根植于房地产业,我们思考的是怎样尽一己之力,代言行业;如何与荆州房地产的未来相匹配,来记录、观察、影响和推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荆州人居编年立传——而这,将始终是我们的愿景和“第一推动力”。 先哲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毫无价值”。在现代社会,担当社会责任的新闻传媒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建设力量。网罗楼市资讯,传递最新政策,《产经周刊·荆州房产》希望能够传递更有力的声音。和所有积极成长的力量一样,我们既是成果的享有者,更是成果的种植者。 在这个大盘蜂拥高涨的时代,我们不仅关注地产的辉煌成就,记录资本与财富的翻腾,更致力于润泽“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传承“大庇天下寒士”的理念。因为这是大众的期待,更是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期待。2013年,这般清晰温暖的期待无疑再一次加重了和谐生活的砝码。 而这正是这张呱呱坠地的《荆州房产》和她背后的年轻传媒人所致力的目标。 楼市聚焦:荆州房价告别“3”时代 上周,菁菁家园五号楼成交112套,占据了荆州当时成交比例的54%,成为当之无愧的周销售冠军。环顾城区楼盘价格,作为菁菁家园收官之作的五号楼,将是荆州楼市价格“三”字头的完美告别。 2007年,代表荆州楼盘风向标的楚天明珠、中央华府价格相继突破三千,一时成为谈资。如今,6年过去了,楚天明珠在2010年以近五千的均价清盘,而中央华府最后一栋高层(待建)价格却稳稳徘徊在6400上下。从突破3000到告别3000,相对于国内部分一、二线城市的价格狂飙,荆州楼市的总体发展平稳而健康。从当年听闻每平方3000的咂舌到如今不少人对低价房的诟病,消费者的心态在转变,社会的发展一直向前。 随着四月份以来一些新盘、大盘的相继入市,荆州在售楼盘均价全面突破了4000元/平方米的关口,而中央华府、楚天都市佳园、楚都御苑、滨湖国际则率先进入“6000元时代”。这对于众多普通购房者来说显然不是个好消息。如果下步楼市涨势依旧的话,不出意外,其后的华侨城、上海公馆等项目也将步入“6000+”的行列。 荆州楼市已步入大盘时代!虽然荆州未来楼市走向仍如“雾里看花”,但有一点是极为明确的:除个别楼盘所推出的极少量特价房外,荆州商品房每平方米均价将维持在5000元左右的水平,甚至在近几个月内还会有所上扬,部分购房者的降价愿望难以实现,“3”字头均价的房源将从此告别历史舞台。 楼市政策: 二套房贷首付提高 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称,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根据城市人民政府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 《通知》还指出,各地应落实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制定本地区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完善现行住房限购措施,购房资格审查环节应前移至签订购房合同(认购)前;对执行住房限购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等政策措施不到位、房价上涨过快的,要进行约谈和问责等。 房地产税收征管加强 2月26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税促进税收征管的通知》要求加强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税务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房地产行业税收清理清算工作,充分利用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软件,实现房地产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司法部门要为追缴已经查补落实的欠税和滞纳金提供司法保障。 通知还要求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税收征管。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中签订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先征后返。国税、地税部门要定期交换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征收信息,加强相关税费征收管理。 旧城改造的目的,是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前提下,改造和更新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观点:荆州市华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儒华 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 荆州是千年古城,新中国成立以来,荆州在城市布局、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整个城市建设的标准和水平不高,配套设施不全,基础设施不足。特别是消防通道不畅,水电管网陈旧,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社会发展,对旧城实施改造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房地产开发商作为城市建设的一员,当务之急是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地投入到为政府分忧、为民众解难的旧城改造工作中来。当然旧城改造一直是一个老难题,任重道远。它不仅需要政府支持,而且需要得到民众理解,需要依据法规、合乎民情,汇聚全社会之力来共同实现。 要破解难题,开发商就要有新的理念。旧城改造不能仅仅理解为拆旧建新。那么,旧城改造的新理念,“新”在哪里? 首先,旧城改造的目的,是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前提下,改造和更新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涉及许多方面,既包括城市各类聚居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各级聚居点内部的各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旧城进行改造时,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各个方面,合理布局各项生活设施,完善各项配套,使城市的各个发展要素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互协调,满足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 就一个具体项目而言,要考虑项目建设前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有哪些是需要改变或完善的,项目建设后又能为居民提供哪些新的服务,能不能让居民出行、交往、购物、休闲、上学、就医、养老等活动更方便,生活成本更低、生活质量更高、生活环境更美。要考虑原来自发形成的商业活动能不能延续、升级、形成新的商圈。如此,则繁荣了市场,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内需;而且还为众多有志青年创业提供了平台,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开发商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为民众服务、实现和谐社会尽了社会责任,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实现双赢。 其次,旧城改造的定位一定要符合园林城市的要求。荆州市已经升格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因此,所有旧城改造项目只能为城区添绿,不能给城市面貌抹灰。优美的居住环境,一定是“天蓝、水清、地绿”。在这方面,开发商责任重大。 旧城改造项目,必须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大力推广被动式节能技术(包括墙体节能、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包括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中水处理系统,节水绿化灌溉系统等)、再生利用废弃物,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为“天蓝、水清”做出贡献。 同时,旧城改造项目还必须按园林城市的标准,建一个项目、多一片绿地。 一个居住小区,不仅是居住中心、活动中心、购物中心,也要给居民在闹市中提供一片休息、游乐的绿土,一片幽深的树林,一片天然的氧吧。小区的园林绿地系统要与城市建筑环境和城区各类绿地融为一体,改善城市功能,达到“园中有城,城中有园”的效果,为城市“地绿”做出贡献。(荆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