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内赶大冶、外比瑞昌,砥砺奋进全省二十强”的战略目标。围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强化三个意识,助力提速赶超,为争先进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强化大局意识
一要找准角色定位。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砥砺奋进全省二十强”战略目标来思考、谋划、推进工作,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无论是工作任务的确定、工作重点的把握、工作方法的选择,还是工作精力的投放,都要始终与战略目标推进的速度相协调、进度相适应、力度相一致。在服务、保障和推动战略目标过程中,加快形成与实现战略目标“强气场”相适应的反腐倡廉“高气压”,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良性互动。二要严明党的纪律。把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县委、县政府的权威,保证政令畅通。三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正确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既要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腐化堕落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腐败案件,又要严肃查办损害群众合法权益、与民争利等群众身边的小腐败问题。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正确处理好“惩”与“防”的关系。既要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惩治腐败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又要坚持惩防并重、系统防治,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力度。
强化责任意识
一要明确责任分工。必须始终坚持“高压线带电”、“子弹上膛”,全面履行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在监督上下功夫,在协调上求作为,严格分清主办、协调、参与和督办责任。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督促有关责任部门抓执行、抓落实上,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牵头而不包办、督促而不替代,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保持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要着力解决庸懒散奢、精神懈怠、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部门利益至上等“肠梗阻”行为。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敢于担当、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精神,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增强全县发展的竞争力和软实力。三要加大问责力度。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包公”、当“门神”,敢于碰硬、敢于“亮剑”。用硬措施营造软环境,把治庸问责覆盖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抓住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打造雷厉风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链条,推动全县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强化能力意识
一要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廉洁“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天生具有腐败“免疫力”。作为监督者、执纪者,纪检监察干部应该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用良好的作风养身、立威、服人。二要提升善于学习的能力。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过硬的综合素质,很强的业务能力。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以锲而不舍的钻研态度抓好学习。三要提升综合协调的能力。积极整合反腐败资源,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审判机关以及公安、审计、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增强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
(作者系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