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1
少校
阳新上将
 
- 积分
-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
在阳新浮屠镇茶铺村新来柯,大学生柯协放弃打工的高薪收入,毅然联合其他几名大学生回乡创业。 近日,记者走进柯协,聆听他的心声。
打工不安分
2007年,从湖北警官学院毕业的柯协,被安排到深圳宝安机场做协警。
“每天就是在机场转圈圈巡逻,特别单调。”不安分的柯协呆不住。2008年初,他离开机场来到温州“掘金”,进了一家鞋业公司。
柯协从搬运工做起,慢慢做到了公司的中层干部。
说起那段打工的经历,柯协说:“虽然很苦,但那绝对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做搬运工,月工资1200元,吃住都在工厂,吃的是大锅菜,住的是潮湿的厂房。”
一年多后,在亲戚的帮助下,柯协进了温州一家文具公司。
还是从打工仔做起,先熟悉文具生产的各种工序。担任清洁工、扛大包、当销售员,柯协一步步做到了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年薪10万元。
在跑文具销售生意中,柯协结识了阳新文博工贸总经理袁宁,一位风风火火、敢想敢干的创业青年。“宁做一元老板,不做百元伙计。”这是袁宁的口头禅,却激发了柯协埋藏心底许久的创业梦。
回家当“猪倌”
今年初,柯协带着女友涂继红回到老家新来柯。
理想美好,现实骨感。选择什么项目好?
大项目,自己资金不够经验不足。思前想后,柯协决定从小农业项目入手。
新来柯是浮屠镇有名的鱼米之乡,这里土地肥沃,基本上没有荒田可种,只剩一些荒地待开发。
柯协将自己的创业想法告诉了茶铺村村支书柯于友,得到了柯支书的大力支持。
“要地给地,尽最大力度支持。”柯于友承诺。
很快,柯协做了一份《阳新县梦弘生态种养业项目计划书》摆在了柯支书的案头。计划书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设想及市场情景、组织架构、发展预期等。
“看完计划书,我就感觉这个项目前景很好,这群年轻人有冲劲。”经协调,柯支书将新来柯五组一片8亩荒地廉价租给柯协作为项目用地。
地选好了,接着筹措资金。这些年,柯协打工挣了几十万元,他又向做窗帘生意的舅舅借了几十万元,还申请了创业贷款。
地选好了,钱筹到了,创业项目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原来,上世纪90年代初,柯协父亲是这一带有名的“猪倌”,他家养了50多头猪,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然而,一次发猪瘟,猪全部病死了。
“现在防疫更加科学了。”劝好父亲后,项目一期工程千头生猪猪舍开工建设。
为节省资金,柯协从网上下载猪舍图,就近参观学习荆头山农场猪舍。
不仅是设计师,柯协还是建造者,搬砖、和泥,柯协自己动手。
“这个就是我的猪舍项目。“在柯协的指引下,踏过泥泞的道路,6日,记者来到了正在建设的工地。
“项目不大,与工业园大的项目不能比,但这是我的创业梦想。”柯协介绍,猪舍8月底建成后就开始养殖。一切顺利的话,明年还将上二期的食用菌项目。
共逐创业梦
在柯协的创业项目中,团队成员都是大学毕业生,而且各有所长。
涂继红,柯协女友,项目法人总经理。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法学专业,负责公司的法律业务和日常营销事务。柯协,监事长、营销副总,负责公司总体的营销等。
项目还吸纳了华农毕业的董恩氢,任技术副总负责生猪培育、接种、防疫等。武汉生物学院毕业的柯标负责食用菌的研究与开发工作。项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大学生创业优势发挥最大。
在柯协看来,懂电脑、知政策、思维活跃、敢想敢干,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柯协的计划是先养殖生猪,种植蘑菇等,项目做大后,再投资兴建深加工项目,注册生态农产品商标,让新来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柯协还透露,他计划将家乡流传至今400多年的新来柯鱼面传统技艺发扬光大,成立新来柯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将这里的优质水果统一包装,带领百姓奔小康。
记者手记
创业无关项目大小
“我们大学生创业确实很艰难,缺钱缺地缺经验,但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激情。有句话说得好:年轻就是资本!” 柯协的创业激情深深感染了记者。
汽车行驶在梁兴公路,如果不留意,没人会注意到路边这个小项目。这里没有宽敞的厂房,也没有大笔资金投入,只有一群执着追寻梦想的年轻人。
“创业项目不要在乎大小,而要选准合适自己的。”采访中,柯协一直告诫想创业的大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