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七月,笔者走进湖北中储粮仙桃直属库,前来售粮的农民、经纪人依然络绎不绝;而验质、过磅、入库、结算等收粮环节,都在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陈场镇王桥村村民王永顺正在排队等着售粮。
“你家有多少地?今年的小麦收成咋样?”笔者连忙走上前和王永顺唠起了家常。
“20亩。今年我家的小麦收成不错,亩产有690多斤哩。”王永顺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收了1万多斤。这不,我今天把粮食全都拉过来了。我就想盼着卖个好价钱。现在,托市收购启动了,电视新闻上早就报道了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消息,今年三级小麦一斤一块一角二分了!”
笔者又转身来到了客户服务站,遇到了正在办理结算业务的粮食经纪人李家财。
“这一车粮食,你卖了多少钱?”
“5万多元钱。”李家财笑着说。
“那你能从中挣多少钱?”
“不多,一车也就净赚几百元,挣点辛苦钱。”据李家财讲,该乡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出外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妇孺。“他们大都扛不动粮食,我就跑跑腿、受受累,挨家挨户地上门收粮,一过完磅,他们就直接坐在家里数钱,这样多省心。”
告别李家财,笔者走出了给售粮群众提供温馨服务的客户服务中心。
“这车粮食这么多,能有多少斤?”笔者指着客户服务中心门前一辆满载粮食的车子问道。
“我这车粮食有10万多斤。”旁边一位头戴草帽、农民装束的中年汉子走过来说。
“这么多粮食,那你也是粮食经纪人?”
“我不是经纪人,这些粮食都是我自己种的。”这位中年农民自豪地说。“我今年的粮食总产量有20多万斤。”
余中元是郑场镇朱垸村一组的种粮大户。今年,他通过土地承包,种植了300亩小麦,并成为了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种粮状元”。
“那你怎么也想到来这儿售粮?”
“直属库仪器定等,不压级、不压价,还直接用银行卡结算,既方便又安全。”
笔者随后走访了农发行仙桃市支行。一进入农发行仙桃支行办公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忙碌的身影,该行客户业务部、信贷风险部和会计
|
|